【国家邮政局】《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快递业与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积极推进传统消费品制造产业供应链创新升级,做深做精电子领域、医药领域的快递服务,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入场物流服务,加强研发、制造和营销等环节协同。引导快递企业积极融入智能制造,由简单供应链条向复杂供应网络拓展。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建设服务于工业技术研究基地的专门寄递服务体系。积极服务经济活跃区域的制造业集群。加快推进服务“中国制造”的海外通道建设,培育形成支撑中国制造全球化发展的自主供应链。
快递业与现代农业联动发展。引导快递企业为特色农产品提供包装、仓储、运输的标准化定制化服务,发展农产品冷链快递,提供适应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的快递服务。推广适合农村运输的车辆以及托盘、集装篮、笼车等标准运载单元和专业装卸设备,提升作业效率。鼓励有条件的快递企业将乡镇、农村网点纳入企业信息化系统统一管理,确保快件跟踪信息完整。推进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的典型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四)拓展海外市场,加速国际化发展
鼓励快递企业“走出去”。鼓励重点快递企业以服务跨境电商、伴随国内企业境外发展等为契机,衔接境外物流体系,构筑立足周边、覆盖“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跨境寄递网络。加强重点国家、重点城市和重点线路的国际快递网络构建,开辟中国与东北亚、东南亚、东欧和非洲快件运输通道,延伸北美、西欧服务网络。鼓励国内快递企业间、快递企业与境外企业间建立战略协作关系,设立海外集散中心和服务网点,实施衔接统一的服务标准、信息交换标准及结算标准,实现跨境寄递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跨境寄递服务水平。引导重点快递企业建立保税公共仓储与海外重点国家快递专线等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在重点口岸城市建设国际快件处理中心,实现跨境电商商品的集货运输、集中分送,拓展跨境电子商务领域。推动开展国际航空快件中转集拼业务,提升国际快件中转运输能力。鼓励支持企业在境外建立海外仓,实现信息共享、实体展示、批发零售等功能,提升服务层次。
建设跨境寄递通道。因地制宜加强国际快件监管区建设,调整完善设点布局。充分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电子口岸、一站式通关等基础设施功能和政策优势,增强服务跨境电商能力。推动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税收管理等部门完善跨境快件管理措施,促进跨境电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集约高效运行。研究推进中欧班列运输国际快件,协助推动采用拼箱运输方式,推行电子快递清单。利用政府间对话机制和对外商贸谈判,推动解决目标市场的进入等相关问题,优化企业“走出去”国际环境。
(五)加强寄递渠道综合治理,保障安全发展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引导快递企业树立安全与发展并重理念,健全企业安全责任体系,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责任,明确岗位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鼓励企业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健全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内控制度,建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分类分级标准,加大安全生产技术设备投入。
落实安全防控措施。实施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提升行业管理部门执法装备水平和信息化监管能力。全面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安全生产制度,加大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动将邮政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企业应急救援和处置联动机制。强化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要活动时期寄递渠道的安全管理,加强对违规寄递危险化学品等行为的研究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寄递安全宣传引导,提升寄递用户安全用邮意识。加强快递服务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管理,保护消费者隐私,维护消费者权益。
专栏8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
以“互联网+”监管为主线、邮政业大数据应用为核心,依托既有条件及相关工程成果,加强寄递渠道安全监管能力建设。通过完善监管手段,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实现动态可跟踪、隐患可发现、事件可预警、风险可管理、责任可追踪等“五可”目标,有效保障邮件快件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落实。健全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省级和重点地市级安全监控中心,搭建业务应用系统和支撑环境,完善寄递渠道安全监管业务机制和标准规范,构建安全支撑体系。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