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利:智能仓储≠灵丹妙药
12月20日,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指导,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物流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联盟、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承办的“2016第六届中国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家年会暨第四届中国大数据金融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万豪酒店盛大开幕。相关部委、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近1500人出席了本届年会。
中粮我买网仓配中心副总裁白光利出席大会并做了主题为《智能仓储≠灵丹妙药》的演讲。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
中粮我买网仓配中心副总裁白光利
跟大家简单的聊一下,对于智能仓储的认识,每年都会有一个总结在2016年全国的物流领域作为年度词的话,应该有几个,第一个是关于投融资类的,今年所有的快递企业,5大都在上市,都已经上市完了,而且还有一系列的公司都获得了巨额的投融资,这是一类。
第二类一定会有一个词语就是智能仓库,无人机和库等等的东西,我相信这个一定是在今年的年度词里面一定是会排在前三的,市场归市场,但是市场需要考虑的东西,是需要大家去深思的。
今天跟大家聊:智能仓库是什么?10年前是什么样子?10年是什么样子?10年是什么样子?到底是谁在鼓吹智能仓储,就包括智能物流的东西,我们真正缺少的是什么?我觉得这一点大家是可以进行深思的,第一个是概念类的内容,智能仓储是指利用条形码、视频识别、传感器,GPS等显现的互联网的技术,通过信息处理和网络通信技术平台广泛应用于仓储各个环节,实现整个作业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智能仓储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化的系统,自动搬运系统。第一个20年前,20年前我在学习的时候,那个时候实际上而言,本身已经有了智能仓储的模型,那个时候不叫智能仓储叫做光机电一体化,那个时候的光机电一体化,理论上来讲就是现在的智能仓储的一个模型,并且如果在往前捣的话,就叫做第一代,包括那个时候我们同样没有VSRS,等等一系列的东西,只不过那个时候更多的是在地下埋激光线,现在是在地面上放发射点,这是20年前关于智能仓储的定义。
我是从现在开始算起,大概是13年前,如果有做设备的很清楚,在2003年左右,上海的一个厂是全中国做自动化系统最早的,也是直接的进入到中国的第一家,当时的投资大概是多少钱呢?7亿多人民币。2003年的时候,7亿多人民币,所以从他们进入到中国之后,拉起了外资大规模的进入到中国的序幕,大概在10年前给昆明做项目的时候,昆明的厂一共是3000人的厂子,大概是2700个轿车的车位,每年上面7个月发15个月的工资,但是这么多人基本上都是不上班的整个的物流的中心一共5层楼,仅有20多人,全部都实现了自动化,所以我跟大家说的是,智能仓储其实在中国根本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十多年前,乃至于20年前烟草体系的物流体系比我们现在流行的智能设备强大得多得多,但是有一点为什么那个时候并没有在全中国真正的大力的发展起来?这是为什么?然后是再和大家说一件事情,大家到日本的话,就去日本看一下日本大型的物流中心,日本大概在10年前,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智能设备拆除系统,就是它早期的ASRS整个的高位的货架等等大规模的拆除,为什么?因为日本也已经进入到了现代零售更新换代的环节,全部都换成了大批量小批次的情况,所以整体的,原来的这种货架ASRS的体系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的需求,那么基于以上的内容,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到底谁一直在说智能设备的这件事情.
第一个电商领域,大家可以随便在百度上面去搜索,全世界会代表性的,鼓吹智能装备的,亚马逊,其他的再去看一下,还有谁,我指的世界范围,只有这一家是吧?然后我们在说中国,中国只有两家,阿里和京东。唯品会只是做了一下实验,这是电商领域。当然了我们包括很多的公司把自己定义为智能仓储和智能设备,没有问题但是我们把这个概念无限扩大的话,没有办法来说这个事情,只能够算是设备的概念,没有达到智能化的概念,所以我这里所提的智能化一定是代表国内最先进或者说国际最先进的东西进去,而不是解放人工劳动力的事情,所以在这个领域里面全球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电商产品,其他的都不算了,现在在百度上收到的话都可以提出来,听到最多的都是这个。
第二设备企业,对吧?在这里面,我可以告诉大家,我对中国本土的所有的,说自己是智能设备的没有任何的好感,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中国军队偷了美国的潜水侦查器是一个道理,我可能说得比较的直白而已,而且在这里边我也想要说一句,面对欧美日几个地区顶尖的企业,我不相信中国在30年、50年之内能够追得上,我给大家说一件事情,智能装备这一块,全球十大企业,日本占有5家,全球智能装备第一家就是日本的企业,第二家是德国的最后一家是中国的,相对于第一第二第三来说,水平也差得很多,所以我想要说的是,我们中国在某些核心的东西,尤其是智能的东西这一块,基本上都是亦步亦趋,或者说是被国外企业做了马前卒了。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是指的扩大化的智能装备,包括自动化的一些分拣的设备,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装备,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装备大家见得也不是特别多,但是这些大家都见得很多,大家可以看一下,没有一家中国的,对吧?所以在这个过程里面,基本上都是这些企业在支持各类会议的东西,但是我们自己拿得出手的东西,并不是特别多。那么说了这么多,我想要说的是我们是否真正的已经到了大规模的企业用智能装备的阶段?我认为远远没有达到,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有人跟我了解问到一个问题,德国有工业4.0,中国有中国制造2025,你觉得我们什么时间才能够达到4.0的水平,我开了一句玩笑,如果中国电商的水平达到了4.0的水平就很牛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工业4.0理论个性化、共性化、柔性化,所以中国的水平到了多少?第二个才是资格化的水平,然后再加上整个数据的支撑,形成大数据之后,才能够对自己有效提出来,有针对性的智能上的解决方案,所以我觉得这一点大家要了解,为什么会鼓吹智能仓储,相比传统物流,大家可以想自己,相比传统物流智能物流体系能够满足货物的评论和效率高的对接可用于危险环境,你符合哪一条?对吧?说了这么多,你符合哪一条,除了阿里和京东,除了这些你符合哪一条?第二实际是多批次、多批量、高频率、快速出入、高弹性,智能仓储根本不满足,那么你买它来干嘛呢?还有一点,前一段时间,菜鸟发布了一个视频,号称自己相当的名单,5000平,日出库10万单,拍这个视频的人大脑有问题,5000平,10万单根本放不下,这得多高的库房,所以理论推论是推论的问题,但是实际到底怎么样?这个东西要还原到现场去。
第二点为什么会鼓吹智能仓储,土地成本上升,人口红利小腿,智能物流系统的小件,中国物流中心成本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是发达国家的2倍。再说一个8%是伪命题。土地和人口的成本都在上涨是事实,但是优势渐行渐远有多远?我们大家都是职业经理人,你能够在这个企业呆一辈子吗?中国有多少企业能够成长为百年常青的企业,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5年,那么让你投这样的一套设备,你会干嘛呢?智能仓储的现实是怎么样的呢?我建议大家去美国看一下亚马逊的,看一下其他的等等,基本上没有说完全的应用纯智能设备的,大多数都是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更多的启用的是传输线,基本上都是人工来拣选,美国的标准仓都是高位的价差,不要以为看了一个短片,就认为这个代表美国,不是。
另外我们再看一下中国,说一下,中国有几个企业,苏宁是一个,苏宁每次现在说自己已经到了第5代智能仓,但是第五代的智能仓只是一个地方,京东一说只有一个,上了亚洲一号,菜鸟一说就是海信的智能实验室,其他的还有吗?对吧?所以理论实验永远是问题。但是事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美国的IOR大约是3年,如果在中国乘以6差不多是18年,如果按照汇率来折算的话,不一定适合,让你21年投资回报的话,你答应吗?对吧?最后我只想要说一句话,很美好的东西,但是真正落到你楼上的话,有可能最后是问题。因此在这里面还需要去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智能仓储是工业4.0的细分模块是工业4.0智能化的前沿,这件事情确实也是渐渐显示出优势的内容,但是前提是你的企业能够以百年为目标,另外就是在实际的情况下来说,智能仓库是大企业来玩的事情,现在从众多的企业来说,我建议大多数人是陪太子读书,所以他们弄了之后你们再用也不晚,另外就是智能仓库的运用的方式,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在局部运用才会有价格,智能仓储的基础,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模块化,当前最急需的是信息化,我们能够把信息化提到很高的水平的话,本身的仓储的水平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而不用奢谈质量化。其中部分数据来自于中国智能物流发展趋势集市场的判断,最后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展开了,希望所讲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非常感谢。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