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会】魏际刚:中国宏观经济与产业升级战略
12月19日,以“共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电商物流服务 ‘生态圈’”为主题的2015第五届中国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家年会暨电子商务物流产业生态圈千人联谊会”行业的年度盛会,已经圆满落下帷幕。大会由工信部、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指导,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物流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联盟承办,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江苏省海门市人民政府协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魏际刚出席大会并作精彩分享。
对中国的产业升级战略做得好,需要有全球视角、战略思维、要结合国情,特别是要把中国的产业发展放在人类文明的大潮中加以考虑。
当前的世界,我认为它有一些重要的特征经济社会深刻调整,全球的政治、军事、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转移,包括财富、资本、产业也进行深度转移,还有就是文明、文化深度的交流和渗透,所以目前各国都在制订未来的战略,我们目前从产业来讲,我认为我们要把握三个浪潮,一个就是工业化的浪潮,一个是信息化的浪潮,一个是全球化的浪潮。我们目前整个工业化中国是从工业化的中后期向后期开始迈进,那么这样的话我们产业的形态要求、水平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信息化的商超,从消费者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渗透,正好我们电商物流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包括全球化的浪潮,我们中国从被动的全球化要主动的全球化,三大浪潮发展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比较深刻的影响。
另外,我们需要把握三个世界。第一个世界,就是世界是平的,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由于全球化推动和全球的经济增长和贸易扩张,全球化要求更好的全球连接,包括交通、物流、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制度、文化的连接,这种全球的连接会推动全球的流动,包括人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知识流、数据流的流动,从而通过全球连接,全球流动,进一步推动全球化的浪潮。目前在全球化流动格局中有几个特点,一个是发达国家在过去的30年是主导全球连接;第二个随着信息经济的兴起,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和一些金砖几国的地位显著提升;第三随着信息我网络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出现,小微企业也能够全球流动。
第二个世界是什么?世界是快的。过去可能是大、强,但是真正未来取得胜利的是什么?是能够对市场做出迅速反映的,那才是能够赢得未来的。
第三个世界,就是世界是新的。也就是我们要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把握时代的浪潮。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打破这个时代的浪潮。在这种新变化的条件下,目前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发生,它的核心特征就是信息网络技术和我们的生产、流通、消费、金融、生活的深度应用和广泛渗透,它会给我们的生产方式、流通方式、物流方式、交通方式,包括消费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会产生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当然这一轮的商业革命不仅仅是信息网络建设,和我们的各自产业、生产生活消费的融合,它还包括什么?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能源储备、生物技术多点突破,所以说这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以往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以前是单点突破,现在是多点出发、齐头并进。
我们能看到各国都在争夺未来制高点。像德国政府出台了德国工业4.0,德国的制造享誉全球,但是德国政府认为要继续领先世界要使德国工业4.0,也就是说使它的生产环节完全智能化,在它高品质的生产前提下互联网化。它的生产精准化、精益化、柔性化、弹性化,能够对制造业、对消费、对市场做出反映,而且通过连王在全过程的互联网化,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流程进行油画,成本大幅降低。但是德国认为德国工业4.0还不足以支持未来,所以他们在2014年7月的时候又提出了智能服务世界,也就是说当智能产品从工厂出来之后,具有流动环节的时候,它要完全智能化,从运输、仓储、配送、零售包括到废旧的回收,全部智能化,那么这个智能服务世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就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加上数字化的商业模式,再结合实际的物流设施,使得整个流通领域发生革命性变化。这种数字化就包括我们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PP,需要对接数字化的商业模式,比如平台、生态圈,这是线上的部分。同时还要结合实体的设施和服务,所以说当工业4.0加上智能服务世界,整个经济形态都会发生变化,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大的浪潮下。那么针对这种日新月异的竞争和变化,目前全球对于人才、技术、数据、知识产权、组织结构、业务留存方面的竞争和争夺更加激烈。那么各国也在从全球范围内制订新的规则,比如美国制订的这个两洋战略,在大西洋、太平洋分别制订了高水平的贸易规则,把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外。
目前,我们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农业大国、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包括我们也是全球的物流大国。从物流的角度讲,铁路、公路、水运都是排世界第一的,快递量是排世界第一,的航空货运量世界第二,高铁、高速公路的历程也排世界第一,特别是我们的制造业,在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结束了美国110年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历史,中国已经建立了525个细类的供货的全部的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个时候我们中国作为大国的地位是相称的。我们知道,大国间的竞争装备制造是脊梁,而且装备制造用了大量的创新,所以我们目前应该说具有面向未来的很好的基础,同时,中国产业的竞争力其实是在不断的提升,目前从数据来看,在全球、产品、贸易世界份额排第一的产品,我们中国世界第一,我们有1400多产品还不能占全球第一。而排在后面的德国700多,我们相当于它的一倍;美国500多,而且这种我们还在提升,所以尽管中国发生一系列问题,但是中国的环境和制造里还是很有竞争的。而且中国也在从过去的主要引进外资我向大国迈进,我们这几年的对外投资速度在全球排在前面,我们去年已经超过了一千亿美元的对外投资,而且我想在过去未来的几年我们将会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的对外投资大国。
目前,我国产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产业发展中确实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发展不协调问题,大企业和传统产业间,包括实力经济和虚拟经济间还存在不协调的问题。我们有一些重化工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包括一些结构问题,尽管我们是产业大国,但是我们不是品牌大国,我们在很多领域还存在着一些在整个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包括我们促进能力还比较弱,来判断我们中国并没有进入到创新营运的发展阶段,尽管我们提出了创新驱动的战略,但是由于创新需要很多前提条件,所以我们目前创新能力还明显不足,特别是高技术产业不高的特征特别明显。比如我们医药产业,在国际上研发成本将近15%,但是我们整个行业的研发也就百分之一点几,大多数人可能做营销。比如说我们看IPAD,在全球里边它是卖499美元,在这里边美国作为苹果这个品牌,它拿走的费用就是150美元,然后是其它的日本、台湾可能都有一些取得了比较好的利润,我们中国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土地,我们只拿到十美元,扣掉成本我们的利润就一美元,但是在国际贸易中我们这499美元是紧缩了中国的部分,这个是非常不合理的。从国际的技术比较来,我列举了我们中国的关键产业的技术水平,如果说美国在这些领域它的技术水平100的话,那么欧洲和日本它们技术水平相当于90、韩国相当于70,我们中国的技术水平也就相当于60,所以说我们中国目前和发达国家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在物流领域,我们中国目前是物流大国,但是我们物流从基础设施、通关效率、物流能力、及时性、跟踪性,我们是领先于发展中国家,但是落后于发达国家。如果说我们从全球连接指数来看,德国是全球连接最强的国家,我们中国的连接能力仅仅相当于德国的二分之一,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搞一带一路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们中国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其它的突出问题,比如说贸易摩擦,很多国家不再把中国作为机会,而作为威胁,那么我们在国际市场上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从宏观经济来看,目前产业发展形势也不容乐观。从过去30年的高增长,目前增长速度下到了7左右,这些年还在下降,那么这种增速下降了。我们可以看到有一系列的指标来证明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在下行,比如说我们的采购指数,最近几个月低于50%,这样的话说明我的制造业问题比较大,另外我们看到房地产,房地产是拉动钢铁、水泥、建材、木材、玻璃、塑料包括电梯、家用电器一系列的产业,但是我们看到中国的房地产的投资最近这些年一直在下降,而且目前整个中国的房地产投资率已经降了2%。那么从各种经验表明,中国的房地产总体上已经健全,我们也看到投资在下降,现在目前低于10%,我们的基础设施投资,过去一直在高位运行,但是由于我们受体制机制的影响,包括进入领域的困难,比如铁路投资民营资本介入,包括一些其它的也在进行下降,所以说我们知道经济增长投资是非常重要的一块,我们看这些投资指数表明了中国经济还在下行。
当然有一个亮点,就是我们的服务业目前还是保持高增长,比如电商、物流、新型科技服务,一种新型的科技服务都是保持高的增长。
中国经济我认为面临着五大风险,这五大风险一个是经济下行带来通货紧缩;第二是产业风险,还有目前外部风险、人口老龄化、财政风险,需要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加以解决。从目前产业分化的特征比较明显,一个是过剩产能行业进入,有些产业的利润已经是同比下降百分之几十,但是像我们一些电商、快递、互联网、金融、医药这方面新兴产业发展得非常迅速。另外一个,同一个行业内,即使在传统行业内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咱们按照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产业调整进程缓慢的像东北、西北、华北地区这一些省市它的工业增长是明显回火,长三角、珠三角等结构性的调整转型比较好的,它的总体水平还是保持比较平稳。那么不同规模企业出现分化,大型的龙头企业应对环境变化,因为它掌握的资源较多,所以抗风险能力较强。那么从未来的经济增长看,根据国际机构的研判,2015年我们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是7%的样子,到2016年我们GDP可能会增长,可能会掉一些,到2017年可能会有一点的反弹,但是总体保持在6%和7%之间这样一个水平,所以说明年的形势应该比今年的形势还是会弱一些。但是我觉得从长远来看,我们中国的经济还是充满前景的。根据OECD的人预测,按照购买力平价,即使目前的经济速度下滑,那么中国经济危机到2030年占全球的GDP比值会占到28%,排在第二的是美国10%,第三的国家是印度11%。那么到2060年中国会占到28%,排在第二的印度18%,第三才是美国,所以全球的经济中心是向亚太国家转移毫无疑问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具有潜力的市场,所以我们要对中国的经济充满信心。
另外,就是中产阶级的形成,对整个中国的经济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2009年全球中产阶级19亿人,到2030年全球中产阶级将达到49亿人,那么中国和印度都会贡献几亿人,那么中产阶级他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天是10美元到100美元,他们对产品、服务、品质、企业、健康、消费结构会提出更高的要求。80后是跟国际接轨的,90后是和核心对话的,那么00后将登上历史的舞台,他们对产业会提出跟高要求,他们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要求,他们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所以我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动力是非常强劲的。
另外,我们中国将实现全方位的开放,这样我们中国的产业界两面临激烈的竞争。我们中国和美国马上进行新一轮的双边谈判,这里边凡是对民营资本开放的领域我们将来都会对外资开放,所以说我们将来面临的竞争是极其激烈的。我们为什么要搞一带一路战略?一方面就是应对产业竞争,一方面也是应对全球竞争,美国的海军司令部和美国空军司令部的徽章,美国的海军司令部的徽章是什么?一只老鹰,脚踩两只,一个太平洋,一个大西洋。美国实现,因为全球的经济其实两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大西洋板块,所以美国是远洋战略。那么我们中国一带一路,就打通什么?亚洲、欧洲和非常,实现一个新内容,拓展更多的空间。而且到2030年我们中国将成为全球的贸易中心,以前是世界向美国连接。到2030年,中国和美国、中国和日本、中国和韩国、中国和印度,这五个国家双边贸易将排全球前五位,所以将来中国会跻于全球人类、物流、上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枢纽。
那么产业战略是对接国家战略的,我们的国家战略是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我们要变成高收入社会,要全面建设小康;到2030年我们要构建一个富裕、和谐初步现代化的国家;到2050年我们要构建一个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那么这样一些国家,对于我们产业来讲就是要有个目标,实现强、智、绿、联、特。
到2025年我们的部分工业要成为全球领先,到2030年我们要成为工业强国,从这个战略新兴产业来讲我们是三步走,到2015年我们的人均产业占中国的GDP比值会占到8%,到2020年我们会占15%,到2030年占人均产业要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如果说我们的工业要成为强国,它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我们的产品强,第二是我们产品迈向世界的贸易体系,服务体系,物流体系,包括交易体系,所以说服务也要便抢,所以到2030年服务也要成为强国。那么农业的话,一个就是说到2020年我们的人均产出率要有较大提升,到2030年我们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产业发展需要五大战略。一个就是说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核心,我们的产业体系、结构、布局要紧紧围绕需求,创造需求。第二是创新驱动,但是中国目前比较大,城市非常多,所以创新是不平衡的,所以要协调发展,最终我们把中国的产业要植根世界,所以我们中国未来发展其实有五大战略。我们也知道需求因为城市很多,需求很多,所以我们要深刻的理解需求。而且我们要从创新迎合我们的需求,要从过去的价值地段向高端进行延伸,包括要有新的产业来支持我们的发展。
这是我归纳出来的中国未来的新的增长点,而且我认为这些增长点关乎中国未来的全局:第一个,我觉得我们的绿色农业到制造业,到信息、电子商务、生态、健康、旅游、教育、休闲、海洋、空天等18个产业,这些产业发展好了,我们中国经济怎么发展?外部形势怎么发生变化我们都可以抗这个风险的。
另外我们的产业发展一定不能墨守成规,要因地制宜,进行灵活变化,像水一样柔性变化。比如我们的资本密集型的、劳动密集型的,不同产业战略不一样。
最后就是我们要植根世界,也就是我们中国的发展一定要和世界共同成长,那么到2030年,我想中国的发展一定会改变世界。
我们的物流业是什么?物流业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就是这个圆,就是“无”,实现我们的物流服务无所不在、无所不备、无所不涵、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至,真正的核心动力、终极动力来自推动。那要有我们的爱,只有政府全心全意爱行业,他们制订好的政策,我们才能够真正把我们的产业推向这样一个无所“无”的境界。
天之道,利而不害。它告诉我们的是在我们制订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推动,而不是去妨碍,它的意思是去激发我们的创造创新,而不是遏制创造创新。我们的孙中山先生过去也谈过这样的观点,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类之需要。所以说回到我们的开始,我们中国的产业发展一定要合乎人类的文明的进程。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我们做产业发展一定不要忘了产业使命,我们的使命就是造福于民、强大国家、繁荣世界。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