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品牌会议 > 正文

第四届中国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家年会仓储分论坛互动:仓配一体化创新与变革

时间:2015-01-28 15:53:55 点击:
来源: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

 互动1.jpg

顺序:依次往右

互动主持人:北京国商物流有限公司   荀卫博士

霍氏集团董事长  霍建民

中铁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志达

普洛斯中国副总裁  蔡 晨

宇培集团首席运营官  潘乃越

聚美优品物流副总裁  周涛

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

荀卫:下面先从坐在我旁边的王总开始,一分钟介绍一下你的企业,介绍你对仓配一体化的创新与变革,有什么考虑。

王志达:顺便的回应一下江湖上的传言和疑问。中铁物流集团,不是中铁快运,中铁快运是21年前创立的品牌,已经在几年前送给铁道部的另外一个公司。2009年我们正式更名为中铁物流集团,目前集团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综合物流企业集团,业务涵盖物流、配送、仓储、金融、冷链、医药、电商的模块。我们核心的产品是线上代运营、线上仓运配一体化代运营。再次代表中铁物流集团,在全球的75家子公司,1700家分公司,400个门店,300万平方的仓库,欢迎各届的朋友来中铁参观合作,衷心的欢迎大家。

蔡 晨:大家好,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跟大家进行交流。我来自普洛斯公司,我们实际上在搭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物流、快递公司,有电商企业、零售企业、生产企业都在这个平台上。希望这个平台,能够让众多的客户,有更多的发展。我们现在在全国的网络扩展43个城市,全国拥有仓库可利用的面积是超过一千万平米,我们每年还会有大概三四十的速度的增长,将来希望和在座的朋友,有更多合作的机会。

潘乃越:我们宇培集团是做仓储的,提供仓库的。整个宇培在全国电商客户包括聚美优品,京东都是我们的客户。我们是一个民族的品牌,的确是土生土长的民族的企业,这几年也在进行结构的调整,整个投资方的结构也比较简单。三个投资方、中方是大股东,美国和新加坡,是另外两个主要的投资者。180万的资产分布在全国17个城市。到2015年的年底,整个的资产规模会突破250万平方米,今天非常高兴借助这个平台和在座的电商界的同仁欢聚一堂,把宇培的平台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给宇培这个机会,参与到追究电商平台中来。

荀卫:周总给我们做了分享,周总谈一下仓配一体化的创新和变革,对聚美优品来讲是什么?

周涛:在座的三位都是我的房东。中国电商是从北京来的,北京的电商都是从百灵威走出来的。中铁搬了我们很大的忙。我加入电商行业五年的时间,四年跟普洛斯一直在合作,第一个进的库房就是普洛斯的库房。宇培不用讲了,还需要好好的巴结他。我讲仓配一体化,从开始阶段,企业在10亿、20亿、50亿阶段,我给老板建议,100亿之前不要考虑自建仓库,没有意义。你在10亿的规模,在北上广深这些关键的节点,有四万平米,两万到四万的规模,特别的适合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有一定的规模,有一十二亿的规模,要提前介入,不要等着急的时候再去找他。一个标准化的库房,我们在普洛斯做事情的时候,给六个月的时间,做出六万平米在中国是疯掉的事情,很多的手续肯定不全。但是我们跟普洛斯创造了这样的一个奇迹,这不是可复制的。正常的情况下,13到15个月是正常的。你要想一想你自己的规划。我刚才讲了很多,你真的了解你自己的客户,真的了解你自己的公司怎么发展吗?你要考虑未来三年的市场。未来的三年,我们有什么规划,提前跟人家说,他会根据你的需求,量身的定制。否则你用他的面积,他也别扭你也别扭。大家都知道,电商讲二次投资,一次投资你有一个房子进去了。二次投资你要布线、服务器,设备、流水线,一旦进去以后,你怎么办?我们当年最痛苦的就是从王总那搬走,没有办法,那个地方被国家用了。我们要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在另外的地方同时搭建设备,把库存搬过去,工作很痛苦,所以要有计划的前瞻性。

我们做物流,做干线的友商,包括配送的,要联动,你要盯着我走,不要离我太远。你要跟着我一起流动,最好各位在做仓的时候,要把人家的空间留出来,这样把完整的流水线打造出来。

荀卫:我们也知道,刚才周总讲到大家要联动,要有前瞻性。百灵威有一个企业的理念,跟你的利益关系方在一起。

百利威霍总:在座的各位都是同行,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是大哥大。前身是美国公司,现在是新加坡上市的国际公司。坐在左边第一位是中铁,是我们的央企,最大的央企之一,潘总有接近200万平米的仓储,他们的公司跟我们的企业性质有点相同。早期属于民营性质的,今天也成为了新加坡的国家的投资,投行的投资。唯一的本土企业的仓储服务商就是我们百灵威这个品牌。

说到仓配一体化,说到电商,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百灵威这个品牌在电商的领域有点知名度。现在大家知道的品牌的电商,80%曾经或者是现在跟百灵威有合作。最早期的是8848,当时做P2P,然后是当当,然后是卓越,接下来是京东、库巴、还有很多的乐淘、1号电,国内知名的电商,跟百灵威有合作。谈到电商仓储物流,我们很自豪。由于我们民营本土企业发展不够快,电商发展这么快。聚美优品这么年轻的CEO短短几年把品牌做到了纽交所。非常的不容易。

百利威在这几年间,确实跟着这些电商的发展,有一些曾经战略的思考,今天有幸参加这个活动,我们被评为电商的服务商。我们也希望今后为在座的电商企业,更多的服务。我们现在的布局,早已经走出北京,已经走出全国了。另外仓配一体化,对我们来讲,刚才我讲了,国际的,国有的,合资的大佬都在这,都是非常优秀,非常有规模的企业。百灵威本土品牌的差异之处,就在 仓配一体化的能力。我们之前做过小微金融产业,石油化工产业,我们管理能力,和供应链的能力,有一些经验。在17年的仓储的服务上,我们得到了很多国家和同行的认可。所以我们的富勒也是供应商,我们跟富勒在去年开发了管理系统,仓储内部的管理能力已经具备了。电商的加固行业我们一直在做。沈阳我们拿下了宜家电子购物,全是用富勒的系统在管理。在仓配一体化这块,我们在实践当中做了很多。也得到了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物流发展处,联合北交大一起开发了共同仓储共同配送的系统,这套系统得到富勒的一些支持。今天既然被邀请上来了,也做广告宣传一下自己。确实我们在这个领域跟其他的仓储企业有些许的差别。

荀卫:百灵威比较诚恳,见证了中国80%的电商企业的发展。他们做的很有特色,他们在物流业的开发里面,既有自己园区的开发,同时又有配送。他们像一个电商的物流孵化器,很多大型的物流系统,跟他们的仓储有关系。实际上我们中铁物流集团,是由高总创办的,不是国营的货运。因为有中铁物流集团的存在,所以我们的铁路快运,当年迈上了很大的台阶。这里面有很多的故事,有意思大家可以私下沟通。民营企业当时扛了铁路快运的大旗,做的是非常优秀的。包括周总的企业在内,大家都在走向混合所有制的形式。投资方式里面,我们都有不同的国内外的基金在做支持,这也是全球一体化的样本,要向全世界提供服务。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

如果没有问题,我问一下,在国内高端的仓储,提供的还是非常少的,可能两年以后,会发现很多高端仓储的推荐,可能价格会进一步的走低。我现在想问一下,先从客户开始,您刚才提对仓储要有预见性,对仓储的需求是什么?

周涛:我是很反对管电商的仓储叫仓储,我们都叫SA,是满足客户需求的。你会发现实际上我们现在的仓储,是受制于中国目前落后的消防法规的要求。普洛斯给大家看的一些照片,是美国的库房。单品店非常大,用先进的消防设备代替了防火隔断,但是在中国是没有办法的。这时候没有办法,只能通过一些流水线,去想把办法把它接起来。我们也特别希望,有机会,老大跟有关的部门反映,人家先进的东西已经有了,还有老的仓储的眼光约束我们电商,这是非常大的制约。

北京、上海、广州占所有订单的60%跑远不行。在北京找大于100亩的地是非常的困难的。跑的越远服务水平越差。还有一方面就是集约化,你不能再去像以前那样了给你100亩地就不错了。会出现很高层。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立体库,我盖高点,因为国家的要求24米,我们永远要跟着国家的要求走,我就接近24米,在里面通过平台,高的货架,这些有可能是未来的趋势。一定要合理的利用我们已有的仓储的面积,合理的利用起来。

潘乃越: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客户,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标准化的仓库。根据电商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做调整,电商的进驻频率比较高,现在按照电商的要求,可能是配500、400的门,加速快速流转的过程。电商的人比较多,人员的聚集量比较大。根据这种形式,在园区里面建宿舍楼。有了宿舍楼,员工要吃饭,还要建食堂,这些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都是根据电商的发展,逐步的往这方面走。

包括电商对电力的要求,道路园区的宽度等的要求。整个开发商的角度来说,它有一个促进的作用,但是促进的作用做的还不够好,周总讲这个行业遇到了瓶颈,拿地确实遇到了瓶颈。拿地瓶颈也分两种。并不是说土地没有,地还是有的。如果电商一年创造一个亿的税收,区长、市长还是很欢迎的,想给你土地。电商如果跟我们一起发展,我们促进电商发展,这是一个互动的环节,你要有一定的税收跟上去,为地方政府做贡献。你有税收,对政府都是弹性的可谈判的东西。相对来说,电商和开发商是互动、双赢,共同成长的过程。
从我们社会定义来看,传统的客户70%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我们3%是属于电商的。未来这个比例还会加大。尤其是电商迅猛的发展,比例肯定是扩大的。

客户的要求我们要做,他提到今天用你一万,明天用两万有没有?这是弹性的租金方案,灵活性的租金方案,也是一个软条件。

蔡 晨:首先接着刚才周总讲的话,谈到一个概念,在美国他们的仓库都是五万平米,都是很大的空间。而在中国我们的消防不一样,要求每个消防区都是六千平米。

其实就这个问题,我曾经跟消防部门的相关人员聊过,为什么中国是这样呢?而美国是这样的。他们其实跟我聊,因为中国的消防规范是沿袭了前苏联的规章制度,跟美国人设计的不同。当时这个设计理念是如果一旦发生火灾,把货物的损失降到最低。会分成一小块,这个着火,不会蔓延。美国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呢?一旦着火,我的逃生门、逃生通道够不够,我的人没事,货不烧。一定要有足够的逃生通道,足够的消防设施。我们在中国造仓库的时候会有很多的瓶颈。

再说多仓库的设施,因为我们是建仓库的,我们在做的仓库,很多也参照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做仓库的周期很长。我前面从拿地到建成的周期比较长。我考虑的很多的事情,不是现在当下是什么状况,考虑两三年之后是什么情况?仓库建起来,保证这个仓库至少用20年,而不是用5年之后发现淘汰了,拆了重建,我们会考虑长远。

电商现在仓储的模式比较简单,货架一般在两米左右。我们建仓库往往比较高,为了满足未来实行立体仓库的时候,可以在这个空间继续使用。我们做这个行业必须要有前瞻性。

谈到仓配一体化,我以前是在其他的物流公司在做的。仓配一体化并不是很新的概念,以前叫做供应链的一体化,或者叫一站式的服务。在电商的行业,相对比较新颖。电商这个行业,刚开始做这个模式的时候,改变了传统的模式。以前传统的模式是B2B,无论是工厂,到运营中心,还是从运营中心,发到下面的一些门店,基本上是B2B的模式。传统的物流商很习惯那个模式。现在是自己去管理,在此同时,新兴很多新的物流商,大家可以比较一下,绝对跟传统的大的物流公司不一样。包括现在像现在的四通一达都是这几年新兴起来的公司。他们在做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其实从整个供应链的管理,管理最优化的方式是说,供应链上的几个关键节点由同一家公司去做,协调性最强。每个节点由不同的公司去做,之间点的衔接一定很好。我们叫供应链一体化,或者是电商行业的仓配一体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就是,大家是在各做各的,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到什么交叉路口呢?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的过程就是并购。这个并购中国进入一个阶段,分两个阶段。一个是横向的,一个是纵向的并购。横向的并购,比如我做快递,快递和做快递之间,先会形成一个并购,我做仓储管理形成一个并购,我做城市干线卡车运输,干线运输公司形成并购。形成巨头之后,这几个巨头会分别上下游,比如说做卡车公司的,他会上游延续到仓储的管理,下游会延续到城市配送,再是纵向的并购,到那天来讲,当这个并购基本上完成的时候,现在的供应链一体化,或者是仓配一体化可以完成的时候,会有这么一个阶段。这个在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我们看美国就知道了,美国排名前十的物流公司,基本上可以做到全方位的服务,他们所完成的整个的物流量,占社会物流量的百分之四五十,我们前十大,可能1%都做不了,这是一个区别,但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

其实普洛斯也是一个混合所有制,我们不完全是纯外资的企业。在我们的资本里面,还包括中方的顾问,包括社保基金、中投、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中粮集团都是我们的客户。

荀卫:普洛斯现在更像一家投资公司。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在往投资公司走,它是一个产业优化的过程。

王志达:我也通报一下现在做的事情,特别是周总这样电商合作伙伴看有没有兴趣。今天听了一天的话,压力很大。我发现我们很多的投行的大佬布局都在北上广深,在布局上没有问题,管理上没有问题,在三四线城市,广大的农村市场,我们的仓库跟电商离很远,没有哪个公司把这个触角伸下去。这些城市恰恰是物流地产大量的浪费。拿到地的都是当地很有实力的,拿到地不知道怎么玩,能租出去就不错了。除了出租之外,也没有其他的更多的收益渠道。现在我的策略就是从农村包围城市,你们做上游,我们做下游。

你们做的都是高端的,我目前做的有高端的,也有普通的仓库。楼层基本上三层以上。我发现我们这几年一说起仓运配,大家更多的关注快递,都是小件的包裹。真正影响民生的,吸引眼球的这几年电商都是小件配送,忽视了类似国美、苏宁大件货品的落地。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的落地。我们中铁更多的小件交给同行去做,我做的是天猫上面的大件物品,比如说家居、建材、白家电,包括医药。快递公司做起来困难的,我来做。希望我做的这件事情,能够跟我们电商的这些合作伙伴能够有一些合作的契机。操作的能力希望大家放心,系统也放心。就讲这么多。

百利威霍总:仓配一体化,园区的运营管理,这还是一个小的范畴在讨论的。我觉得真的要谈起物流这个行业的产业,今天上午来之前,接到成都市的一个区长从我们企业考察回去,说了一个观点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他说整个的物流产业,在整个中国的国民经济中占17%。这个规模,没有任何一个产业,一个行业能够超越。无论你是资源、能源,房地产都没有达到。这个是国民支柱。

这么多的省市我们也在看,看了15个城市,有一些省份我们去看了之后,特别的容易满足,特别符合物流业态长期的发展。比如说四川省,在很早就成立了物流办,而且是副厅级的单位,是副省长兼的主任。成都市很早就有物流办,物流办就做整个省市物流的产业的规划和布局。我们跟青白江区同时请的同一家物流规划院,是德国的比较大的物流规划院,我们的公司在2011年的时候也是请他做。青白江区也在做。

共同仓储,共同配送绝对不是一个企业,两个企业的事,它是一个区域的,省份的,城市的概念。包括北京这几个空港、海港,公路港、铁路港等,区域性的划分之后,对共同仓,共同配送,整个物流成本的降低,有很大的优势。

回到周总刚才的话题,由于政策的影响,对消费政策不相干部门对一个业态,一个行业的影响或者是制约更大。中国有这个毛病,一个行业产业不是由一个部门干预影响的,这个是整个大的物流行业,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企业应用的点,在大的环境上,我们应该去思考。

荀卫:这几位嘉宾讲到了,周总说了,要有前瞻性,把上下游的企业串联起来。潘总讲到了合作,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产品,这是对前瞻性的具体的落地。蔡总讲到需要并购融合,混合所有制的企业,推动物流行业的产品。王总讲到下沉,要到农村的市场。刚才霍总讲到我们要区域性的连接起来,把所有的资源做到最佳。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给我们做的分享。我相信这将代表中国物流未来的发展方向。谢谢各位。今天的这个分论坛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嘉宾,感谢各位同仁的莅临。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关键字: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