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外贸、拓内销应对关税冲击!商务部研究院专家强调这几点
在美国单方面滥施关税挑起贸易战,正在冲击全球经济市场的背景下,为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支持出口转内销工作,中国相关部门以及各大企业已纷纷展开行动。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日,商务部已组织有关商协会、大型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研究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相关商超的做法是中国众多行业协会和商贸企业用实际行动,捍卫发展权利的典型缩影。
加大资金支持 “真金白银”推动外贸企业转型发展
4月10日和11日,进出口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服务外贸提质增效和支持外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主题金融债券。上述金融债券规模共计120亿元,期限分别为1年期、10年期,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外贸领域贷款,获得了市场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和积极认购。进出口银行还将加大对小微外贸企业风险共担转贷款投放力度,强化贸易金融、跨境电商金融等金融支持,进一步探索银保合作、银政互动等多样化支持模式。
陕西省商务厅、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联合印发《加强金融支持 推动外贸提量增质若干措施》。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将为省内重点外贸企业提供不少于100亿元的融资支持,为纳入风险补偿金名单中小外贸企业提供不少于6亿元的融资支持,为省内“走出去”企业提供跨境担保超10亿元。
电商平台也在加力推出相关措施,拿出“真金白银”帮扶外贸企业。4月3日,拼多多宣布推出“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内拟投入资金、流量等资源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一部分将加大对跨境中小商家的扶持力度,应对“出海”风险。4月11日,京东宣布推出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未来一年内,京东将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出口转内销商品,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
内贸平台添助力 精准对接打通内销渠道
当前,外贸企业国内销售渠道尚未完全建立,为便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多家平台商超在入驻、宣传、销售等方面开辟了“绿色通道”。盒马发布公告,4月11日起面向外贸企业正式开放24小时绿色入驻通道,简化认证流程;永辉超市表示,如果外贸企业因出口受阻而库存积压,公司将开通“绿色通道”,实现15天极速上架。此外,叮咚买菜等多家电商平台表示,将发挥电子商务供需优势,对外贸企业采取流量倾斜、全渠道营销支持等措施。
各地也在积极“牵线搭桥”,促进外贸企业与本地商超平台交流合作。在上海市杨浦区商务委近日召集的外贸商品出口转内销对接会上,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美团已上线外贸转内销绿色通道,开通24小时内已有234家企业提交需求,其中超50家已进入实际内销对接流程。
4月14日,由四川省商务厅指导,成都市商务局会同市经信局组织的出海“蓉品”内销对接会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举行。外贸企业讲述自身产品优势与当前面临的销路困境,对应领域企业积极回应,对合作洽谈表示欢迎。例如成都伞塔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思玲表示,为国外客户定制的调味品包希望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将出口产能转向内销;四川舞东风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乔家强回应,非常欢迎外贸企业前来洽谈合作,许多外贸商品因销售渠道差异不常在国内市场见到,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机会让消费者轻松买到“出口同款”。
对接会上,线下零售企业也分享新推出的专项通道。伊藤洋华堂推出“川渝优品”专项采购通道,提供资金结算、物流配送、营销推广全流程支持。成都伊藤洋华堂有限公司商品部部长林大为介绍,针对外贸商品与国内标准的差异问题,将协同供应商和品牌方共同优化,同时通过简化流程,商品导入周期将从原来的35天缩短至15天左右。
许多外贸企业在内销方面经验较少,对此,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说,需要通过相应的培训帮助外贸企业适应,此外还需主动对接,将他们推荐给当地市场。同时尽可能扬长避短,将接口前移,不让外贸企业进入不熟悉的下游领域。“出口展会也可以邀请内贸企业参加,你的产品对外国人怎么宣传,对国内也怎么宣传,接下来的销售就是内贸的事。”
稳存量、扩增量 促进内外贸协同发展
白明指出,外贸企业加入国内市场,应在存量的基础上重点拓展增量。“否则外贸企业的饭碗保住了,把内销企业的饭碗给砸了,我们并不鼓励这样。”
增量从何而来?一是通过收入分配机制、税收改革等增加个人购买力,二是外贸企业的产品要与国内差异化经营,消费者不会因为购买外贸产品就不买内贸产品,从而尽可能减震,减少对原来市场空间的挤压。此外,当前一系列扩大消费政策下产生的额外购买力,应该更多倾斜于外贸企业转内销。
白明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外部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好出口转内销、市场多元化等必要准备。
正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所说,我们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中国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稳经济、稳外贸政策接续发力,中国有信心、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