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长沙)一季度累计开行157列
3月28日,伴随着汽笛长鸣,一列满载汽车零配件的吉利专列缓缓驶出长沙北货场,经满洲里口岸驶往白俄罗斯。这批货物共55个集装箱、货值2495.64万美元。
今年以来,每天都有运载着“湖南制造”的班列从长沙出发,奔赴世界市场,中欧班列(长沙)已累计开行157列、货值4.54亿美元,实现了稳定常态化运行。
从最初运载电子产品等“小件”货物,到如今涵盖汽车、工程机械等“大件”产品,中欧班列(长沙)不断拓宽湖南制造的国际通道。
长沙持续优化“长沙—莫斯科”“长沙—明斯克”等精品线路,并开通汽车专列、工程机械专列等特色班列,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吉利汽车等产品更快迈向全球市场。
目前,长沙已开通12条中欧班列线路,覆盖亚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开行超过5500列,为湖南及周边制造企业提供了稳定高效的国际物流通道。
截至3月底,中欧班列(长沙)共发运本土货物3800余标箱,同比增长14.2%。
今年,长沙海关推出“先查验后装运”模式,将出口拼箱货物查验时间从平均4小时缩短至30分钟,大幅提高通关效率。据测算,该模式可使企业综合物流成本降低15%,进一步增强长沙班列的竞争力。
长沙还将依托集结中心,优化全球物流网络,打造长沙到莫斯科、明斯克等境外重要节点,建设“枢纽到枢纽”集疏运网络体系。推出“俄线、欧线”快速班列,使运输时间比传统模式缩短一周。同时,长沙还将拓展“中亚南向通道”,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全球物流体系。
“长沙将充分发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辐射作用,全力助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建设。”长沙市政府物流口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