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3 月 23 日快递物流动态简报
一. 交通运输部发布《2023 年水路运输市场展望》
3 月 21 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023年水路运输市场展望》。《展望》指出,随着国内经济的恢复增长,“散改集”“陆转水”持续推进和多式联运的发展。预计沿海集装箱运输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与国际市场的需求放缓形成对比。2023 年国际市场对于国内沿海集装箱运输的外溢作用有所降低,部分运力从国际市场回归国内沿海市场,沿海集装箱船舶运力供给总体有所增长,运价将有所回落。2023 年集装箱运输市场供需基本面转弱,市场运价面临下行压力。综合多家机构预测,运力增速高于需求增速,供过于求的态势相对明显,2023 年集装箱运输市场运价可能呈现下降,但降幅趋缓。(交通运输部)
二. 海关总署正会同各方积极推动陆路边境口岸复通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将推出新的有力举措,积极推动陆路边境口岸复通。1、是优化口岸设施。加快推进重要边境口岸的扩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边境口岸通关能力。2、是搭建服务平台。将进一步发挥其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实现出口退税申报、发票信息自动抓取,便利企业办理退税业务。优化“通关+物流”、“外贸+金融”相关服务,为企业提供通关物流全流程信息查询、出口信用保险办理、跨境结算融资等服务。3、是促进内外联通。积极推动陆路边境口岸复通,实现“能开尽开”。4、是强化国际合作。大力推动“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国际合作,协调推进智慧口岸建设,稳妥推进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单一窗口”合作,推动跨境贸易相关单证交换共享。5、是提高通关效能。继续深入推进“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组合港”等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中国网)
三. 京东物流在美国加州增设新仓,推进在美两日达服务
3 月 22 日,京东公布,其正在美国加州建立第三个自营仓库和配送中心,并表示希望通过复制其在中国的物流模式和经验,应对北美供应链挑战。据悉,新仓库将增加 300 多个工作岗位,并将京东在全州的仓库面积扩大到 130 万平方英尺。除了加利福尼亚州的三个仓库外,它还在新泽西州和佐治亚州经营着两个设施。并探索其他市场的在线零售业务机会,并表示希望将两日达服务覆盖整个美国。(京东物流)
四. 2023 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 50 位商界领袖出炉
3 月 22 日,《财富》杂志发布“2023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 50 位商界领袖”榜单,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位居 35 名,比去年上升一名。榜单显示,2023 年,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成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紧随其后,分别排名第二、第三。另外,进入榜单前十的还有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以及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曹德旺。电商领域,除了刘强东、马云之外,拼多多创始人黄铮、美团创始人王兴、阿里巴巴 CEO 张勇分别上榜。(《财富》杂志社)
五. 中集车辆与福建圣农集团恒冰物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 月 21 日,中集车辆与圣农集团恒冰物流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集车辆是全球半挂车与专用车高端制造领导者,恒冰物流是中国冷链物流企业的先驱者。在未来的战略合作中,双方将围绕仓储、冷链、城配等上下游生态圈,深化拓展合作领域,在延链补链强链上积极突破,实现互惠、共赢、共同推进冷链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证券网)
六. 满洲里铁路口岸今年进出境中欧班列突破 1000 列,过货量超 10 万标箱
3 月 22 日,中铁哈尔滨局公布,截至 3 月 21 日,今年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达 1020 列、108772 标箱,同比增加 90 列、19738 标箱,增幅分别为 9.68%、22.17%。今年以来,经由该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保持在平均每天12.7 列的发出和到达频率,为稳定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亚欧物流大通道做出积极贡献。(央视新闻)
七. 中通快递计划至 2025 年累计完成约70 个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3 月 22 日,中通官网公布,目前,中通在浙江塘栖、福建泉州、安徽芜湖、辽宁盘锦等地陆续已投产 13 个光伏发电项目,铺设面积达 27 万平方米,2022年发电量约 3000 万度,年二氧化碳减排约 3万吨。至 2025 年,中通计划累计完成约 70个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全部并网发电后,每年二氧化碳减排量或将达到 15 万吨。(中通快递)
八. 亿欧智库发布菜鸟通过全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品牌全球化的助推器
3 月 22 日,亿欧智库首次发布《2023 年跨境进口生态发展研究报告》,聚焦全球经济回暖后,国内跨境进口生态的市场现状与生态格局,通过案例分析解读全球供应链的“菜鸟经验”,探索未来中国物流企业参与全球化的定位与趋势。报告认为,新冠疫情逐渐过去之后,中国迅速进入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状态,很可能加速一轮新全球化,各国出海企业都将参与到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未来,中国有望成为全球品牌拓展新兴市场的供应链中心;另一方面,菜鸟物流因为长年服务阿里平台的出海企业,逐步形成国际供应链与物流的蓄水池,可以为全球出海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加速品牌全球化进程。(亿欧智库)
九.上海虹桥机场将恢复国际、港澳台航线
3 月 21 日,上海机场(集团)宣布,自 2023年 3 月 26 日,虹桥机场将恢复国际、港澳台航线。东上航、国航、日航、全日空航空、大韩航空、韩亚航空、国泰航空、香港航空、澳门航空、中华航空、长荣航空等 11 家航空公司将进驻虹桥机场 1 号航站楼运营。(光明网)
十. 嘉峪关机场名称变更为“嘉峪关酒泉机场”
近日,经中国民用航空局综合司批复,嘉峪关机场名称变更为“嘉峪关酒泉机场”。自今年 3 月 26 日起,嘉峪关机场将停航开始飞行区工程施工,停航期半年。本次机场改扩建内容包括对现有跑道和 3 条垂直联络道进行改造,新建 7 个 C 类机位的站坪;新建1.4 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改造现有航站楼8330 平方米(国际部分 5600 平方米)等。届时可满足 2030 年旅客吞吐量 16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1 万吨,飞机起降 15181 架次的目标。(兰州日报)
十一. 新加坡港务集团披露了强劲的财务业绩,但集装箱数量略有下滑
近日,新加坡港务集团发布公告,受业务收购和仓储收入的推动,新加坡港务集团年收入高达 79.94亿美金,同比增长 71.2%。与此同时,主要港口和码头运营商在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的财年处理了 9090 万标准箱,比上年略下降0.7%。其旗舰设施新加坡港务集团贡献了3700 万标准箱,而新加坡以外的 PSA 码头的总吞吐量为 5390 万标准箱,均比 2021 年的数字低 0.7%。(联合早报)
十二. 联邦快递宣布加强印度尼西亚国际出境快递服务
3 月 22 日,联邦快递宣布,将加强其在印尼的国际出境快递服务。从印尼到 新 加 坡 的 FedExInternationalPriority和 FedExInternationalPriorityFreight 货件的运输时间将缩短为一个工作日。意味着印度尼西亚的出口商现在可以以相同的运费更快地向新加坡交货。据悉,新加坡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其中美国和中国与新加坡一起被列为出口的三大目的地。(联邦快递)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