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8日快递物流动态简报
一. 中物联组织召开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问题座谈会
11月1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京组织召开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问题视频座谈会,就进一步落实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工作,归纳梳理了十条建议:1、是对象扩围,扩大政策享受范围;2、是银行扩容,增加承贷银行数量;3、是平台撮合,发挥数据征信作用;4、是延长期限,执行至明年上半年;5、是财政贴息,增加政策含金量;6、是免费担保,政府承担担保费用;7、是优化流程,审批制改备案承诺;8、是简化手续,规定注资时限要求;9、是创新产品,研发适用融资产品;10、是强化激励,形成银行内在动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二. 央行继续投放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三项专项再贷款
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提出,继续投放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三项专项再贷款,加快推动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落地生效,发挥专项再贷款的精准滴灌、正向激励作用。(中国日报)
三. 中国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在郑揭牌
11月16日,在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论坛上,由河南机场集团牵头,在中国民用航空局的行业指导下,在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学术机构的技术支持下,中国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揭牌成立。据介绍,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将锚定六大定位,即航空物流政策孵化平台、航空物流学术研究平台、航空物流创新孵化平台、航空物流智慧应用平台、航空物流产业服务平台、航空物流人才培养基地,致力于航空物流规划研究、航空物流技术创新研究、航空安全运输研究、“空中丝绸之路”研究、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研究。同时,研究国家在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下,航空物流的优势和劣势,航空物流运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多式联运的运输模式,探索设施互联、安检互认、票证互通、信息共享等业务发展的新模式。(河南日报)
四. 招商港口成功举办智慧港口与航运物流数字化发展论坛
11月16日,智慧港口与航运物流数字化发展论坛作为2022世界航商大会的港口分论坛,在香港以线上及线下方式成功举行。论坛以“新趋势 新协同”为主题,汇集行业大咖,凝聚多维智慧,研讨共赢格局。来自全球港口、航运、物流、港航装备制造企业、港航科技企业等产业链等相关单位应邀现场参会,在线观看并点赞逾10万人次。(深圳商报)
五. 达州首趟中老国际货运列车开出,畅通秦巴地区至东南亚物流大通道
11月16日,随着几声汽笛长鸣,满载28个标准集装箱、货值360余万元的列车,从达州高新区路海国际集装箱货场缓缓启动,终点驶向千里之外的老挝万象。这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达州—万象)国际货运列车成功开通。据悉,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以达州为起点,经重庆、云南至老挝万象,辐射泰国、缅甸、柬埔寨等东盟国家,打通达州西南向国际通道。列车开行后,达州至东南亚货运时间进一步缩短,较铁海联运和江海联运分别提速30%、70%。(四川日报)
六. 江西总投资26亿的码头项目开工
近日,九江红光国际港湖口银砂湾码头项目开工仪式在湖口县举行。该项目是江西省港口集团今年新开工项目中投资规模最大、全力提速攻坚的港口码头项目,据悉,工程位于长江沿线右岸的湖口港区银砂湾作业区通用泊位区,总投资26亿元。工程分码头和陆域建设两部分,其中码头建设2个5000吨级散货出口泊位和4个5000吨级散货进口泊位,陆域设施总占地约613.3亩,设计年吞吐量2150万吨,总工期为24个月,是一座集煤炭、砂石、粮食储存、转运功能为一体的散杂货综合码头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公、铁、水多式联运的水上交通枢纽,为加快打造九江长江区域航运中心、加快推动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发挥积极作用。(江西日报)
七. 江浙沪企业联合会发布2022长三角百强企业名单
11月16日,安徽省企业联合会、安徽省企业家联合会,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江苏省企业联合会、江苏省企业家协会,浙江省企业联合会、浙江省企业家协会,在上海联合发布2022长三角百强企业的名单。长三角企业100强主要经营指标有所增长,长三角百强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89498.3亿元,同比增长17.48%,有66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比上年增加9家,入围门槛由上年的585亿元提高到今年的679亿元。百强企业合计利税总额达到17698.9亿元,同比增长9.68%,资产总额达到498650.0亿元,同比增长8.12%,纳税总额达到8389.4亿元,同比增长17.64%,研发投入2993.5亿元,同比增长24.98%。长三角企业100强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营业收入较快增长和利税总额有所增长。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营收增长较快,利润有所下降,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2021年的营业收入达到96130.0亿元,增加14880.3亿元,增长率18.31%;净利润达到5986.5亿元,减少356.5亿元,增长率-5.62%;纳税总额达到3286.2亿元,增加459.4亿元,同比增长16.25%。长三角民营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净利润有所下降,2021年,长三角民营企业100强营业收入达到119305.7亿元,增加17976.2亿元,同比增长17.74%;净利润达到4552.4亿元,减少488.6亿元,同比下降9.69%;利税总额达到8288.3亿元,同比增长1.66%;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研发费用、员工人数等指标也有所增长,整体上表现出经营规模明显扩大,净利润明显减少,利税总额增速明显较低的特征。(中国商务)
八. 宁波海运拟不超5亿元在国内购建2艘8.5万吨级散货船
11月16日,宁波海运发布公告,为进一步优化公司船队结构,拓展业务模式,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海上运输船队,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拟在国内购建2艘8.5万吨级散货船。预计项目总投资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单船投资额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宁波海运)
九. “湖南岳阳—广州港”铁海联运出口班列首发
近日,一列来自湖南岳阳满载有39个40尺集装箱的班列驶入南沙港南站,这是继11月10日广州港签署中部双循环大通道战略合作协议后迎来的第一批铁海联运出口专列。据悉,该班列是广州港联合湖南省港务集团、广铁集团,以岳阳、广州为主节点开行的首趟铁海联运出口班列。中部双循环大通道的铁海联运,相较于以往公路运输至口岸装船出口的物流模式,内陆段运输成本降低约60%,且具有更安全、绿色、便捷的运输优势。截至目前,广州港海铁联运业务范围辐射全国10个省及直辖市、42个地级市,稳定运营海铁联运班列35条,1月至10月海铁联运箱量完成超20万标箱,同比增长54.50%。(现代物流报)
十.开辟物流新通道,“洛阳-卡萨布兰卡”铁海联运专列顺利首发
近日,由东方红(洛阳)国际陆港发出的首趟“洛阳-卡萨布兰卡”的铁海联运班列顺利首发。班列运抵青岛港驳运至集装箱船舶上后,预计再经45天左右将抵达北非摩洛哥的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开辟“洛阳制造”走向世界新通道。据悉,洛阳现已开通了出海出境物流新通道,向西、向北打通了连接中亚、俄罗斯的国际货运大通道;向东打通了连接宁波港、青岛港等港口的海铁联运大通道;周边打通了连接国内各站点的公铁联运大通道,正一步一个脚印助推洛阳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河南日报)
十一. 宁波舟山港今年集装箱吞吐量已超3000万标准箱
11月17日,宁波舟山港发布公告,截至11月13日18时,宁波舟山港今年的集装箱吞吐量累计达300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4%,而且比去年首次突破“3000万”提前了整整33天。至10月底,宁波舟山港今年货物吞吐量已破十亿吨。。目前,梅山港区“千万箱级”集装箱泊位群雏形初现,将助力宁波舟山港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唯一拥有双“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的港口,截至目前,宁波舟山港已新增集装箱航线14条,航线总数升至301条的历史高位。(中国网)
十二. 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展位预订全面启动
11月16日,世界智能大会组委会秘书处发布公告,截至目前,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科技展已有5万平方米达成招展意向,占总展览面积的40%。据了解,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拟定于2023年5月在天津举办,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会展赛+智能体验”四位一体的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平台,现已面向全球启动招商招展工作,将开放大会会议、智能科技展和赛事的市场化合作资源。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科技展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主要设有信息创新科技与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及5G技术、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数控机床(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交通与智慧物流、智慧农业、数字金融、智慧“双碳”、智能健康与医疗、航空航天、智能新材料、智慧教育等展区。(滨城时报)
十三.11月16日全国物流保通保畅运行情况
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监测汇总数据,11月16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其中: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运输货物1083.9万吨,环比增长0.06%。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740.78万辆,环比增长0.06%。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534.7万吨,环比增长1.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3.6万标箱,环比增长4.6%。民航保障货运航班769班,环比增长4.6%。邮政快递揽收量约3.49亿件,环比下降0.9%;投递量约3.74亿件,环比下降8.6%。截至11月16日24时,各省(区、市)高速公路共关闭收费站3个,关闭占比0.03%;共关停服务区30个,关停占比0.45%。(交通运输部)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