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突出抓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政策落实

时间:2022-04-22 16:59:41 点击: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并部署了十项重要举措;同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受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影响,一季度GDP增速为4.8%,较去年四季度同比增速有所回升,但较去年四季度两年平均增速出现放缓,也低于“年度5.5%左右增速”的目标,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为更好发挥货运物流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服务经济稳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落实好上述电视电话会议十项重要举措基础上,应重点围绕五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更加重视货运物流畅通在支撑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货运物流是要素流通的基础支撑,在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有序循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货运量是经济发展规模、发展阶段和结构特征在流通环节的直接体现,与GDP、工业增加值等宏观经济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计量分析表明,CTSI(中国运输生产指数)与GDP之间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在0.95以上,可见货运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研判宏观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二是充分认识“一刀切”等疫情防控措施对货运物流带来的负面影响。今年前两个月,CTSI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速达4.1%,较去年12月回升2.2个百分点,为近半年来最快增速。但近1个多月以来,疫情影响范围从以客运为代表的生活性服务业逐步扩大至以货运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3月CTSI同比下降1.7%,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发布的路网运行数据显示,3月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货车交通量同比分别下降11%和16%,表明本轮疫情反弹对货运物流产生了明显冲击,并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带来较大影响。

三是全力保障运输通道畅通,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服务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自4月10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以来,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推进有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以全国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服务区关闭关停自查自纠工作进展情况为例,受疫情影响,截至2022年4月19日24时,各省(区、市)高速公路共关闭收费站105个,占收费站总数的0.97%,比4月10日减少573个,下降了84.51%;共关停服务区48个,占服务区总数的0.73%,比4月10日减少316个,下降了86.81%。

后续,按照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各地应把货运物流保通保畅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运输通道畅通保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推进措施,通过不断优化货车通行管控政策、加快推广使用统一互认的通行证、切实加强重点服务保障等措施,将相关政策和要求落实到位,推动货运物流尽快回到正常运行轨道,最大限度减少不合理疫情防控措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是确保将针对物流从业人员的金融信贷支持政策落实到位。笔者调研了解到,受雇货车司机工作相对稳定、压力相对较小,而个体货车司机特别是贷款买车的司机压力最大,也是货车司机群体中的灵活就业人员,受疫情冲击范围较广、程度较深,并可能对其贷款偿付带来一定困难。4月18日的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提到“改善物流从业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并给予延期还贷等金融支持”,这一点尤其重要,关键在于各地金融机构真正能够从经济社会大局出发,在落地实施过程中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应坚决避免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视情况合理给予延期、展期或续贷安排,同时灵活调整货车司机个人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帮助其渡过难关。

五是强化货运物流运行监测分析,为宏观经济形势研判提供重要依据。进一步发挥货运等实物量指标在研判宏观经济形势中的重要作用,在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同时,强化对货运物流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适度提高监测频度,突出监测重点,特别是加强对长三角、珠三角等疫情防控重点区域货车流量的监测分析,为疫情对经济影响程度量化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为后续宏观经济形势研判和宏观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字: 物流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