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建立快递行业的“信用查询监管平台”,势在必行

时间:2018-10-29 10:53:46 点击:
来源:双壹咨询 作者:上官弘翊

条评论打印收藏
黑名单.jpg
 
10月18日,央行举办征信行业发展情况通报会,截至今年8月末,我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累计收录信贷信息33亿多条、公共信息65亿多条,为2542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9.7亿自然人建立统一的信用档案;接入各类法人放贷机构3900多家,日均查询企业信用报告29万余次、个人信用报告477万余次。国家最高人民法院也制定了涉及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生活及工作的各种规定!比如:唯一的住房法院可拍卖、查封和冻结支付宝账户、一键网上冻结和划扣财产、名单同步芝麻信用,网购受限、水陆空阻止出行、子女不允许上重点私立学校、最高判刑7年等。失信就意味着你辜负了他人的信任,透支了自己的信誉。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的执行规定,很大程度上管控和约束了每个企业、每个人十分重视自身的信用等级和信用情况,这是在塑造国人“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规范。

黑名单2.jpg
 
迄今为止,双壹已深访调研过快递行业数百个网点,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不难发现,上至快递总部、电商客户,下至快递用户和加盟代理商,甚至是基层承包区和业务员,或多或少都存在“信用失信“的问题。尤其是与快递公司合作的电商客户恶意欠款、随意违反合作协议中的各项约束条款,以及快递用户的随意投诉、恶意投诉,甚至是欺诈基层快递网点和业务员的行为屡见不鲜。

双壹认为,必须从信用监管平台层面,由国家邮管局牵头主办,国家权威金融机构、互联网监管机构等指导,采用互联网公司技术手段,结合国家征信系统,建立全面系统的”快递行业信用查询监管平台“,搭建信用评估机制,执行快递行业失信人的“失信惩罚“,净化和规范快递行业的生存环境,此举势在必行!

黑名单3.jpg
 
“信用中国”网站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指导,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百度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运维,是政府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总窗口。网站曾公布了第一批500家电子商务领域严重失信企业黑名单,重点对“双11”活动期间各主要电商平台的相关承诺兑现情况进行数据跟踪与测评分析,并委托信用服务机构在产品质量、产品销售与服务、产品价格、物流服务等各环节开展信用监测,完善电子商务领域信用记录。

在“信用中国”官网上搜索“快递、速递”等关键词,结果显示大概有100多家快递企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其中不乏麦力、汇强等已经退出快递市场的小企业。其被列入“老赖”的主要原因在于产生一些经济纠纷后,在法院判决且有能力赔偿的情况下仍然拒不执行。此外,部分一线快递企业的分公司、基层加盟商也被列入了“老赖”名单,其“金字招牌”也不可避免地被殃及。

国家邮政局也已正式印发《快递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快递业信用管理以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为主要对象,建立唯一电子化信用档案进行信用评定和管理。对以加盟方式经营快递业务的,在信用建设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强化落实企业总部在信用管理方面的主体责任。今年5月1日试行的《快递暂行条例》第八条也规定“国家加强快递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快递业信用记录、信息公开、信用评价制度,依法实施联合惩戒措施,提高快递业信用水平。”

黑名单4.jpg
 
以上种种,无不传递着一种鲜明的信号,就是国家在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估方面,已经明确了法律法规和平台监管功能,“诚信体系”全面建设完成,正在逐步推进实施,对“小快递,大民生”的快递行业,也同样明确了法律规范和要求。虽然在2013年12月,由“三通一达”共同投资成立了“蜂网失信‘黑名单’报审和查询系统”,但其更多的是约束基层从业人员和加盟商,对快递企业本身、电商合作客户及使用快递的个人用户方面均不全面具体,最关键的缺乏国家权威机构及社会群体的监督和参与。双壹建议,在快递行业的信用查询监管方面,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逐一进行规范。

第一,建立失信快递品牌企业、失信的“基础信息采集系统“,并将企业失信行为、失信惩戒结果等纳入国家邮管局“月度邮政业发展情况“白皮书并公示。现在快递业已成为“基础设施”,政府正逐步用法规夯实其民生地位,快递已经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密不可分。从公众群体利益出发,如果快递品牌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出现不良的失信行为,如虚构和隐瞒财务报表、行业恶意低价竞争等,应及时发布消息公布,让民众随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给社会民众在选择使用快递品牌方面提供借鉴性参考价值。

第二,对快递企业失信的加盟商、失信的中高管从业者也纳入平台监管。不管是直营快递公司网点,还是加盟制的通达系网点,统一录入平台,统一采集数据,尤其是对从事快递行业的企业中高管也录入监管系统。走访过程中,双壹也曾调研了解到“某个品牌的网点,故意拖欠客户代收货款不返款,恶意挪用客户资金“”某一快递品牌省级公司,实权部门的负责人向很多网点高额借钱后,却人间蒸发“等等这样的恶性事件。其实,都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监管不严的表现。在企业加强内部管控的同时,更应该通过信用评估的手段,约束快递从业人员的不良经营行为,提升其民生服务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黑名单5.jpg
 
第三,对快递网点的失信承包区及业务员建立“个人快递信用评分”。每一个快递品牌的基层力量绝对不容忽视,却也是快递公司内部管控最薄弱的部分。承包区随意跑路、业务员恶意跳槽、快递员卷走大额代收货款跑路的事件,屡见不鲜。基层力量代表着每个快递企业的末端延展能力,同时在愈加激烈的快递行业,掌控末端才是王道。基层员工如果随意恶意欺诈,僭越本职岗位职责,就算跳槽到其他品牌的快递网点,又或者跳槽到外卖品牌,无疑都是埋了一颗定时炸弹。有了“个人快递信用评分”,就可以最大限度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基层快递员的“社会尊重度”问题也可以大大得到改观。

第四,针对与快递企业合作的失信客户和使用快递的失信用户,不管是电商客户、商务客户,还是个人微商客户和散户,及时录入其“快递使用不良信用“记录。双壹在走访快递网点的过程中,调研到不少”电商客户恶意拖欠月结账款,欠钱不给,最后出现呆账、死账“的恶性案例,金额从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例如:上海某快递网点曾反映,他曾合作的天猫平台“宠宠熊”客户,在2016年双十一期间发货产生100万元快递费,直到2017年8月份多次催款后才付了40万元,而后客户的天猫账号停运,直到现在都没能要回剩下的60万元快递费,宠宠熊公司也早已人去楼空,该网点老板只能自认倒霉。

曾走访过广东的某个网点,老板反映说,有个每天发1000多票的淘宝客户拖欠几十万月结款不给,要了多次都是以各种理由拖着不给,老板没办法停止了跟他合作。紧接着,该客户又转向其他快递品牌网点继续发货,还是拖欠快递费不按时结账。等到各家网点老板在一起闲聊时,才发现这个客户已经欠了一大圈,金额高额近六百万了。大家都停止发货后,这个客户直接搬离该区域,到临近的县市去发货,继续欠账。网点老板们对他恨的牙痒痒,但他不说不给,只是说缓缓,一拖再拖,都成了圈子里的“老油条“了。

做快递失信合作客户的征信记录,一方面可以给与快递公司及其网点有效预警,快递公司只要登陆平台,就可以查询拟合作目标客户的公司信息、企业法人及征信付款记录等,减免不必要的损失,及时做出预判;也可以有效约束发件客户遵章守纪,合规经营,与快递公司建立平等优良的合作关系。尤其是恶意拖欠月结账款的不良电商客户,起到“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效果和作用,甚至封杀其在互联网电商平台的账号等作为惩罚,规范其诚信经营,及时结算快递账款。

黑名单6.jpg
 
另一方面,对于恶意投诉甚至是诈骗快递网点和业务员、采用非法手段牟利的快递用户,更应该建立“个人使用快递信用评分”黑名单机制,也可以关联其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利用平台技术手段进行打压。就在今年8月份,江苏镇江丹阳市的中通、申通和天天快递公司的快递员,都曾遇到了被快递用户坑骗的郁闷事。他们明明把包裹送到了快递存放处,让收件人自取,可是收件人竟然说没收到,并随即在淘宝上要求退款,导致快递公司真以为是快递员把包裹给弄丢了。报案民警调查后才发现,原来是一对小情侣收件人在取包裹时故意不签名,还更换多个收件号码,使用“李某某”“王某某”等蒙骗快递员,然后以没收到货为由,骗取淘宝退款,诈骗次数高达44起,涉案金额达13415元。可见,建立快递用户的信用评估机制,不仅可以保护快递和电商行业的良性发展,对于情节严重甚至造成恶劣后果的快递用户,也可以采取减少其使用快递和网购平台的频次,或者停止其使用快递服务,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法律诉讼手段去制裁。

目前,中国正致力于构建一个“让守信者处处受益,让失信者寸步难行”的信任体系。信用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信用已经像毛细血管一样,左右着个体及社会的循环和机能,而失信则会导致循环阻断和机能缺失。双壹认为,建立快递行业的“信用查询监管平台”,可以改善和促进快递行业的良性发展,从而提升快递从业人员的专业度,使得快递行业能获得应有的“社会尊重度”,搭建快递行业信用平台势在必行,功在千秋!

(双壹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双壹图片.jpg

关键字: 电子商务,芝麻信用,金融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