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加快重组 苏宁腾讯阿里如何跑马圈地
刚刚落下帷幕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中提到“新零售:新概念还是新趋势?”,再次将零售业推向风口浪尖。新零售,俨然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近几年,各大互联网电商和传统零售巨头对零售业的各种创新探索从未间断,此次博鳌亚洲论坛“智慧产业如何服务美好生活”分论坛发表的《2018“美好生活”智慧零售白皮书》就围绕阿里、苏宁等巨头的布局进行了深度剖析,研讨未来零售业的走向。
电商历经多年发展,市场日趋饱和,线上流量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增长遭遇“天花板”。从2015开始,电商就发现线上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甚至超过了线下,转战线下场景获取更低成本流量成为共识。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更迭,线下零售也亟需用移动支付、大数据等技术革新线下消费场景和消费社交。
在这种情况下,线上企业向线下赋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线下企业寻求线上突破,使得线上线下企业之间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并购、入股等资本运作事件,零售行业的竞争格局进入了一个彻底重组的时期。其中,阿里、腾讯、苏宁并购步伐最为激烈,基本瓜分了双线商超体系,形成零售领域三足鼎立的局面。
以“新零售”为旗号的阿里基于大数据,对人、货、场的重构,从具有控制力的商业场景切入互联网改造,然后规模化复制,进而抢滩市场。自从2016年,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以来,阿里一方面注重零售资源积累,加速线下零售布局:相继战略入股三江购物、联华超市和新华都和东方股份,持有大润发、欧尚的母公司高鑫零售36.16%股权,投资建材家具连锁商场居然之家54亿元,获股15%。另一方面,阿里也在各种模式、各个业态以自营的方式进行了尝试,如打造盒马鲜生、零售通、淘咖啡无人便利店等新兴业务。
不同于阿里的巨额控股收购,腾讯则是以少数股权为主,更多利用自身超强的连接能力,包括流量资源、云技术、支付能力等优势,赋能电商平台和线下零售。时至今日,腾讯旗下已形成各不相属的八大新零售派系,线上的电商平台有京东、唯品会、拼多多、美丽联,线下实体包括万达商业、永辉、家乐福、海澜之家。
与这两家互联网巨头不同的是,从实体零售起家的苏宁一直坚持以内生发展为主的战略。一方面,苏宁从线下卖场发展到线上商城,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另一方面,苏宁的品类从电器扩展到母婴、生鲜、超市、便利店等多种零售业态并举,产业布局也从零售拓展到零售、物流、科技、置业、金融、文创、体育、投资八大产业并举。
围绕智慧零售新生态体系的建设,苏宁悉心布局全产业链,走并购整合的投资路线。早期收购香港镭射,日本乐购仕,加速国际市场的拓展;参与联通混改,为苏宁O2O全渠道建设按下快捷键;收购母婴类电商红孩子、投资母婴垂直平台辣妈帮升级品类精细化运营;投资迪亚、八天在线,加速拓展线下布局;入股易果生鲜加码电商生鲜布局;,收购天天快递、设立300亿物流基金,加速苏宁物流与其他产业融合,补齐社会化短板;与恒大联手,强大了地产产业,为线下开疆拓土加持砝码……苏宁投资并购遍地开花,加速细分领域的拓展,全面布局智慧零售。
同时,苏宁深化产业布局,推进全产业融合,构建一个包罗万象的用户生态系统。苏宁将八大产业壁垒,打通会员体系,实现“一账通”,形成全渠道、全场景、全业态的数据开放共享的局面,为跨行业倒流。同时,通过大数据,细分了解用户,感知消费、预测消费趋势,引导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多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这也是苏宁智慧零售生态系统的核心所在。
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零售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飞担任学术顾问、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刚担任外部专家的《2018年“美好中国”智慧零售白皮书》指出,如果说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是希望向线下赋能,向线上引流,那么苏宁就是在集团内部相互赋能,相互引流。苏宁的这些战略规划与实施,其本质还是以零售为出发点,相继进入金融、物流、地产、文创等新的战场,最终实现与零售业务相辅相成的效果。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