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做物流不赚钱了?
“快递员月入过万”的新闻已经不能激起广大网民的好奇心了,而民营快递五大巨头完成上市后,今年年初均发布了2016年财报,盈利从十几亿到数十亿不等,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但国内的快递物流业真的如表面上看到的这么欣欣向荣吗?许多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干物流几乎都赚不到钱了,甚至存在着“五毛一件”的现象,即一个包裹还赚不来五毛钱。
那么看上去前景一片大好的物流行业,为什么会陷入低利润的窘境呢?物流业在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变迁,发展迅猛,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快的增长速度导致了许多问题在产生以后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形成诸多痛点,正是它们吃掉了物流人的营收。
痛点一:市场发展不平衡,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我国物流行业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直接导致了有些地区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而有些地区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并且国内物流大多呈现出以降低服务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特点,行业整体缺乏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我国的物流成本相较发达国家占GDP的比重仍然较高,运输成本、仓储、物流配送网络体系等与物流发展需求不匹配。此外,中西部的物流体系远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发达,结构性的不同也使得很多地区远远没有达到规模效应。同时,不论是物流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物流成本均呈走高趋势,利润日渐微薄。
痛点二:“最后一公里”问题
传统物流行业发展方式粗放,基础设施跟不上,行业内部协调性不高,分散发展。由于基础设施、消费习惯、布局缺失、交通等因素的限制,物流行业“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旧突出,“包裹到户”用户体验仍亟待提高。
痛点三:供应链不够通畅
物流行业紧跟着电商崛起,与其他相关行业缺乏紧密联系,发展模式单一、陈旧,快递不快、物流难流的问题制约了物流业乃至制造业、农业、商贸行业的发展。同时,在既有的客户供应链上,仍存在不少如快件延迟、末端送货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导致的客户流失现象严重。
痛点四:交接方式效率低下
物流行业是千亿级的大市场,传统物流链条中诸如议价、交付、支付、时效管理等问题改变难度大。尤其在与企业客户的交接都是通过电话、邮件来实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中间环节过多,导致交接效率低下。
痛点五:行业创新动力和活力不足
由于创新动力不足,许多物流企业研发投入很低,商业模式、组织机构、技术更新、管理手段等方面创新滞后,处于创新链条末端,习惯于享受既有便利,又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成本去研发高科技产品来辅助提高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
痛点六:行业发展可持续性缺乏
传统物流行业在运输方式简单粗放、货物包装不合理、交通工具存在隐患、大规模气体排放以及劳动力素质低、人员流动性高等方面问题突出。而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投入高、效益低、科技落后”的运营模式无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需要利用新技术、 新思维来实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佳成国际物流董事长宋成表示,物流产业的资源整合是物流发展的必经之途,以大企业为主导,汇集各中小企业共同发展,有利于实现各家共赢的局面。佳成作为发展相对成熟的国际物流公司,也想带动中小物流企业在国际物流市场的发展,提升国际物流在中国物流行业的比重。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