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新零售迎来井喷 新业态崛起带动背后资本层面涌动

时间:2017-12-29 08:27:29 点击:
来源:第一财经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模式已领先美国

12月19日,苏宁控股董事长张近东在南京迎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和恒大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夏海钧,三人在演讲中共同流露出的一个自豪的弦外之音是,实体商业在被互联网挤压很多年后,终于要扳回一局了。这三家企业都起步于线下,正是早年积累的线下商业实体让它们在这轮零售变革中有所仰仗。

苏宁在2018年新开5000家店,恒大地产希望帮助苏宁至少落实目标的10%。张近东说,借助与大型商业地产的合作才能有这种扩张速度,在未来智慧零售的战略中,商业地产的价值会被进一步放大。

腾讯的入局让阿里与京东的新零售赛跑正式升级为A和T之间的布局竞争。腾讯42亿元受让永辉超市股权背后是马化腾对永辉超级物种新业态的下注,后者对标的正是阿里内部孵化的盒马鲜生。

相比于这些新物种,美国零售变革的脚步显得有些缓慢。亚马逊147亿美元收购美国有机食品连锁超市Whole Foods后,除了把智能音响Echo等“网站爆款”商品放进超市里销售,并在亚马逊网站上低价销售超市的自有品牌食品,以及Prime会员权益合作外,目前仍未看出大的变革动作。外界对Whole Foods线下实体店充当亚马逊自提点和网货分销点的猜测还没落地。

反倒是美国的传统零售商在拼命往线上走。最近,亚马逊的竞争对手Kroger和沃尔玛继与Uber合作配送之后,正尝试一种新的自提服务。消费者在线选好生活用品或食物后,约定好时间,自己开车去指定的地点自提,但需额外支付4.95~6.95美元的费用。超市因此省去配送成本,这比较适合美国文化习惯,但目前推广尚未见起色。

技术待成熟

资本的热情正是因为看好新技术改造零售基础要素的前景,但也恰恰是新零售的技术层面现在还远未成熟,对“人、货、场”的改造深度还比较浅层,更多还停留在消费者端的热闹上。盒马创始人侯毅表示,新零售的红利还远没有到来。盒马单店3公里范围内的用户渗透率目前接近30%,未来还有很大的渗透空间。

以无人店场景为例,AmazonGo超市迟迟没有从内部员工测试阶段进入向公众开放阶段。国内之前的无人店方案中有使用RFID射频码技术,但实践表明这个码的防盗能力还不成熟,这也导致了以此技术建立的无人店还处于“快闪店”阶段,难以规模复制。打算渗透进社区层面的各种无人店盒子同样是技术不过关,影响了规模扩张的速度。来自深圳一家深度学习公司码隆科技创始人黄鼎隆认为,无人店方案还是要靠计算机视觉+背后的AI算法去实现。

记者走访上海多家线下商圈观察,新零售落地效果更多集中在“人”和“场”这两个维度上,无论是扫码付、虚拟试妆,还是对进店客人的身份识别等,都属于商场流量、用户体验、营销维度的创新,没能更深入地去涉及“货”的层面,多数商家的线下库存与电商库存仍是分开的。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就这个现象回应第一财经记者说,线下需要摆脱传统的地产商和零售商的思维方式,地产商看重租金与投资回报率,零售商讲究毛利率,这都属于流量思维,因此现有改造更多体现在造势吸引客流上。“但深层次的新零售要让过去不碰货的人去重新了解货,突破现有的产业链结构分工,创造出零售新物种。”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关键字: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