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出海 剑指东南亚
而首个海外eWTP试验区——马来西亚数字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开启了东南亚地区电子商务新的阶段,也为更多中国顶尖品牌和商户进入海外市场扫清了障碍。
借助阿里巴巴的互联网技术,eWTP试验区已开通了快速清关系统。通关效率已经从之前的1天提升为3小时无纸化清关。这是马来西亚海关首次与电商的系统连接,也是东南亚地区唯一与电商连接的海关系统。
阿里巴巴表示,未来五年将在物流网络上投入150亿美元。在此之前,今年3月,菜鸟已与马来西亚机场控股公司(MAHB)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吉隆坡打造中国境外首个服务于eWTP的国际超级物流枢纽e-Hub。包含多种物流业务模式运作,包括了进口、出口,B2B、B2C,以及国际贸易的中转业务。跨境电商和大贸业务也会在这里实现融合互通,帮助商家实现供应链的升级,实现“全球72小时必达”。
从中国发往马来西亚eHub,并经eHub发往全球的订单,可以通过智能路由实时跟踪和优化配送链路。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菜鸟与一达通的SME一站式服务平台获得运费实时报价,快速在线下单,贸易便捷通关,货物全程跟踪的一站式服务。
eHub奠基的同时,菜鸟联合Lazada、马来西亚邮政设立的eWTP首期智能机器人仓库也宣布正式投入运行。这是菜鸟在中国地区以外第一次启用自动捡货机器人,据菜鸟网络总裁万霖估计,1000平米可节省60%的人工,40%的空间;工作效率比人工模式提高3倍。
万霖表示,“马来西亚超级物流枢纽项目是菜鸟走向全球化的一个海外桥头堡。未来凭借马来西亚的区位优势,这个物流枢纽将覆盖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的商家和消费者,从‘中国连接世界’,升级为‘世界连接世界’。”
第一家在eWTP自贸区通关的企业,是一个三代做橡胶生意的家族企业。三代经营者最初是爷爷用木船把商品运到印尼,后来是爸爸用集装箱把货卖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现在,26岁的孙子要通过eWTP把产品卖到全世界。这家橡胶企业的经历正是成千上万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时代的缩影。
目前,eWTP已经在马来西亚做了80多场路演,帮助中小企业加入电商平台,将马来西亚的特色产品销往中国。如马云所言,“无论多么小的企业,都需要全球化的视野。未来没有中国制造或马来西亚制造或美国制造,而是互联网制造。”
马云希望eWTP跨境贸易平台不仅能通过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等区域的16个物流仓库帮助更多中小企业把产品卖到世界各地。更希望由此带来的变化可以影响更多的年轻人创业。
出于对电商模式的乐观市场判断,阿里巴巴商学院去年开始在新加坡开办“东盟电商高级研修班”。而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则是中国以外亚洲第一所参与阿里巴巴全球电商英才培训计划的大学。该校学生做的电商项目从选择产品,创建网店,到经营网店,14周内就创造了马币18,289.89的营业额。
此外,今年年初,阿里云已在马来西亚推出教育行业解决方案EduCloud,并与当地知名数字媒体公司Conversant和在线教育服务提供商PrestariangBerhad达成合作,帮助当地学校建设“云校园”。
目前,从基础设施搭建和教育起步的阿里巴巴“全球化”远称不上完美,尽管如此,在消费升级和数字化的大趋势下,阿里巴巴仍然代表着最为先进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至少到目前为止,它交出的成绩单依然是最好的。
11月2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2018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该集团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1%,达人民币551.22亿元,创下IPO以来最高记录。其中,阿里巴巴当季度海外营收29亿元(约合4.33亿美元),同比增长115%。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