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包装在变革中取得新突破 ——《2017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解读
4.生产耗能急需控制
快递封装用品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两个方面:生产过程排放及原材料生产排放。目前,快递包装不管是在生产过程,还是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都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部分快递包装企业所使用的包装印刷机械设备都普遍年限较长,老化严重,耗能较高,影响快递业的节能减排进程。
5.绿色监管有待加强
一些电商出于成本考虑,采购质量粗劣、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塑料袋。虽然国家加大了环保督察和打击力度,但是劣质包装以及有害原材料的生产和供应仍然很严重,急需从源头进行治理。采购渠道鱼龙混杂。以胶带为例,有的电商往往采购印有自己品牌logo的胶带,这种通过不同渠道购买的胶带质量很难把控,特别是中小型电商,往往多次缠绕、过量使用胶带。
四大发展趋势
绿色包装已经成为快递业及其关联产业的共识,今后,它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呢?《报告》作出了四个方面的分析。
1.快递包装监管将实现法制化
今年7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对快递运单的管理、包装材料的特性以及包装回收、减量化等作出明确的要求和引导。该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后,将成为我国快递业第一个最高规格的专题性法律文件,快递包装的规范治理和监管也有望迈上法制化轨道。
2.快递包装生产集约化
今年4月,全国首个快递业绿色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基地在山东青岛正式成立。在随后召开的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座谈会明确,推动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要按照国家邮政局20字工作思路,树立“共享、集约、创新”意识,共享先进的技术成果,避免重复投入与资源浪费,实现集约化生产,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3.快递包装应用一体化
当前,仓配一体中的包装环节是由快递公司操作,因此,快递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运输情况对快件进行合理包装,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过度包装。同时,快递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包装服务。
4.快递包装研发现代化
按照《国家邮政局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要求和目标,包括研发、设计和生产、使用在内的各个环节,减量化将成为贯穿整个快递包装应用体系中的生命线。上述方案指出,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基本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而且,随着互联网购物越来越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快递包装也逐步承担更多的功能。因此,兼顾销售和运输的快递物流包装,即“一品一包装”将成为产品包装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七个改进建议
《报告》为快递包装今后的发展,尤其是绿色包装的使用和推广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建议。
1.规范源头包装生产
要牵住电商平台这个规范和治理快递包装问题的“牛鼻子”。鼓励平台型电商通过规则议定引导商家选用绿色环保包装,推动包装使用减量化,避免过度包装。电商平台、卖家或快递企业要严把采购关,杜绝劣质包装。
2.鼓励新兴业态发展
密切关注新业态、新模式对传统快递包装产业带来的影响和变革。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入研究,高度重视与“互联网+”模式相适应的配套政策、法规及标准办法等方面的前瞻性研究,争取做好有关部委相关政策的争取工作,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为新技术、新业态创造良好环境。通过标准进行规范和指导,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