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 我们需要何种共同配送
徐开兵认为城配目前的问题不是新城配也不是智慧城配,最大的着力点是大城配,只有做到规模化的大城配,才能再去做智慧城配。“解决方案很简单,大家都有共识,集仓集配,包括集采。”他认为做共配有四个方向——专注、专业、天网、地网。
以“地网”为例,就是打造全国化的城配网络。徐开兵介绍说,凯东源现代物流现在全国已经有30万平方米的共配中心,明年准备建设60万平方米的共配中心。“地网”除了全国化的城配网络,还有一个末端配送,具备全渠道的配送能力。
对此,菜鸟网络末端运营总监于大伍认为,“从物流的概念来讲,末端应该是物流接触消费者的最后一个环节,最后一个节点。但菜鸟看待末端,认为不仅仅是投递,更多的是一种生态,物权交割的动作、场景的集合,围绕这个场景的人货场共同构成了末端。”
当然,随着消费者需求的转变,用户或者C端的消费者呈现出越来越懒的态势。而伴随着包裹量的增长越来越快,加之消费升级,以及消费者需求愈加多元化,对应物流末端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就要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搭好平台实现共享
在共同配送论坛上,与会企业家对快递共配和电商共配等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各自看法,关键词则是“共享”。
菜鸟乡村的网络终端配送业务是政府搭台、菜鸟支持,本地企业运营的模式。政府做好搭建,本地企业做好运营,让消费者享受到跟城市一样的村村通的服务,提供稳定的准时达的服务,其中核心是四个共享,即共享末端、共享系统、共享分拨、共享路由。这种模式下的效果也显而易见,从菜鸟所在的600多个城市运行的案例分析看,成本可以降低15%~30%。
苏宁物流集团天天快递总裁助理陆君峰表示,电商的后台配送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一定是引领整个行业模式创新的。现在所有后台的配送和服务都是围绕电商的,电商起到了很明显的引领作用。对于“最后一公里”配送,陆君峰建议,应该更多地推行资源共享,诸如在店铺、自提柜,干支线匀速,仓网配网建设等方面,推进城市和农村的配送体系共建。
驹马科技在城市配送方面选择了一个垂直领域,即运力。“我们发现运猪肉和运服装是不一样的,用的车,司机、系统肯定都会有很多的定制化的需求,包括有些客户希望与他们的仓库打通等。”陈黎认为,在满足个性化需求之外,还要考虑怎么互助降低成本,同时使服务的效率、服务质量有所提高。
谈及未来的城配,她希望能够共享运力池,能够实现物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关于实现共享,她给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行业标准化。不仅是系统和服务的标准化,还有评估标准的标准化,只有标准化了才可以规模化,也只有规模化才可以谈共享。二是新能源方面,在运营成本管控上,新能源技术层面还需再突破。三是行业信用体系要搭建好。
在本届城市物流大会上刚刚上线的商贸物流标准化云平台,从技术角度来看,也是一个物流行业的云计算平台,是一个支持物联网的各种各样的创新物联网平台,实现了共享标准化资源、共享供应链资源、共享云平台资源、共享软化资源。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