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312亿件快递垃圾困境如何解
“一是这个模式难以跑通,成本是一方面,还涉及流程的重新改造。他们面对的是全国200多个城市。每个城市都不一样,难度太大了。经济性都没解决,倡议更没用了,”该人士告诉记者,“易果实在些。决定基层行为的主要还是KPI。”
除了铺开的城市广,对易果生鲜来说,阻碍快递回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自建物流,有安鲜达做主干网络的运送,最后一公里通常是交由第三方合作的。在快递回收这个事情上,一旦涉及到第三方物流,就意味着额外的支出成本——不可能要求第三方物流把货送出去,还把包装盒再送回仓库,从中央仓、中转仓到前置仓,重头来过?太贵了,那是成本。
且不提市场上有多少快递公司有回程物流这件事儿,这种成本的增加对于一家尚未盈利的生鲜快递公司来讲是致命的。
北京魔力象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闲豆回收以为企业、商户等提供再生资源物品纸板类的上门回收服务为主营业务。闲豆回收的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一些生鲜电商公司(比如天天果园、每日优鲜、许鲜)都会有集中的大型仓库往外派送,他们的回收量相对于水果店来说,比较大且比较集中,大概每天有2-3吨。
朱磊认为,“绿色包装到底是增加还是降低企业成本,最重要的核心是简化包装物料的使用,不仅能取得社会效应,也能取得经济效益。最终让企业自发去做这件事情。”
想打造中国版Fresh Direct的“两鲜”开始尝试包材回收。因为专注于上海市场、自建物流、老客户复购率高,它非常适合作为包装回收的试验田。
其做法具体分成两种:一是常温配送的商品,两鲜自家的快递员会把保温袋当场拿走、拖箱收回;二是如果用户不在家,下次下单时用户可以在App里选择,让快递员回收上次使用的包材。
“我们消费者的正常履约率在90%以上,从去年实施包材回收以来,用户不归还的比率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低。”“两鲜”董事长沈斌给界面新闻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之前市场上的平均标准,平均一单包材的成本在7-10元,现在包材成本已经降到1%。
“2015年年中,公司进入高速成长期,”沈斌回忆,他签单子的时候发现包材的费用占比很高。“纸箱子2元以上,大箱子5元以上。受不了。就逼着我们团队去做研发,开始做一些材料循环使用上的测试。”
主打上海区域市场的生鲜电商“我厨”,由我厨(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并开发,该公司自建物流,目前也已经实现包装盒100%回收。“我厨”的用户一单下了100元,有8-9件商品,菜本身的成本是80元,剩下20元包含了物流配送+包装的费用,其中包装成本占2%。
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更多生鲜电商公司或不置可否,或者表示,“我们已经发出过相关号召了”,认为执行的责任在消费者。天天果园表示在推行简化包装;爱鲜蜂、食行生鲜表示没有相关信息可以提供,对该话题的参与度不高。
“目前生鲜电商这个行业,大家都在忙着争抢用户,都还没有回过来研究包装这个事情。还顾不上。”一位生鲜电商从业者更直接地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毕竟在刺刀见红的生鲜电商战场上,生死才是他们更关心的话题。
3.作为
大公司在回收体系的建立上有更强的主动性。但在发起行动号召和执行上仍然存在断层。
1号店是最早号召纸箱回收的公司之一。
据1号店副总裁刘宏彬介绍,1号店对参与包装盒回收消费者的回馈是,“每回收一个1号店纸箱,即可获得50积分。”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