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快递末端的五个价值判断
智慧物流时代已经到来,这是数据为王的时代,谁掌握大数据,谁会应用数据,谁就能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服务。
末端是产生数据和交换数据的环节,前不久业界发生的数据之争就源于末端。其实,数据只有关联挖掘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末端是快递链接各大产业最枢纽的环节,是与消费者接触最直接的环节,也是社会对行业观感最明显的环节,还是行业运行与城市管理矛盾最突出的环节。
在网点设置、车辆通行、入户投递等方面,涉及到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城市交通管理、学校单位社区的物业管理等多方利益。近年来,随着要素因素的影响,城市地区末端出现了网点安家难、车辆上路难、上门投递难等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对末端服务的数据连接和挖掘,在行业发展与各方关切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根据每个区域的快件投递数量和时段,测算出所需规划和建设的各类快递末端基础设施数量,所需的投递车辆数量,规划出适宜的快递车辆临时停靠区域等。
正如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在此基础上——
➥可以联合发展改革、住建等部门加强城市公共快递末端服务平台规划建设,将公共快递智能箱和城市公共投递服务中心等设施列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计划;
➥可以联合民政和教育部门出台政策,推动城市社区、学校为快递员收投和末端设施布放提供便利;
➥可以联合商务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快递与社区商店融合的O2O模式发展;
➥整合邮政、快递和其它第三方资源,多元化建设城市公共投递服务体系;
➥联动公安交管部门推动各地引入北京快递电动三轮车“三统一”规范上路的有效作法,促进快递电动三轮车合法上路。
4、魔在量子激活,末端在构建生态圈方面最彻底激聚能量
量子理论下世界万物互联,产业随需而动,企业聚变裂变,组织价值优先,个体灵性碰撞,文化利他主义,权威拥抱变革,驱动自下而上。
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往往是纵向延展的,自上而下实行统一直线控制。量子组织的结构则没有固定范式,去中心化、扁平化,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信息反馈迅速等优点。
快递服务组织以加盟起步,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地形成全国数万个快递加盟网点,很多网点都经历过经营者转手、地址变迁、员工流动等诸多变化,最具量子化特征,具有自组织特性。尽管也有某些网点发生阻滞,但多是偶发的、局部的、可控的,并未对全网产生重大影响。
未来,快递企业总部层面可以负责平台,各区域管理者作为独立创业者运营小微末端,每一个小微直接面对用户感知需求。尤其是在微商等社交电商模式下,100多万收派人员就是100多万个小微,只要发挥好收派员数量多、分布广、靠近消费者的优势,结合各地农特产品,与满天星式微商相结合,就完全可以激活出无限能量,从寄包裹转为产包裹,打破流量垄断,拓宽产业链,丰富快递网络价值,重构快递与电商之间的生态。
5、魔在决胜未来,末端在转型升级方面最直接彰显力量
当前,随着资本进入,行业在信息系统、分拣和运输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行业发展的矛盾已经从大转运环节转移到末端。
当我们的快递业务量3年后达到700亿件,8年后达到2000亿件,甚至如同马云所说的日均10亿件的时候,如果我们还仅仅依靠现有的末端收投模式,显然是不现实的。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