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供应链未来:大数据成主题

时间:2017-09-08 09:42:06 点击:
来源:现代物流杂志社 作者:刘明光

条评论打印收藏

其实除了阿里巴巴之外,例如腾讯,京东,亚马逊,顺丰快递等都无不处心积虑,通过创建平台,宣传平台,“拉拢”用户,利用平台收集和积累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与总结为本企业,本行业甚至全社会提供产品销售端的应用“大数据”。

“大数据”管理应更科学然而在服装行业的产品供应链端,迄今为止对“大数据”的认知和需求还欠缺甚多!而对数据的分析和运用,则更加微乎其微。

基于目前我们所处的环境和现状,我们必须想办法改变目前产品供应环节的“大数据”问题。

首先是企业内部的供应链数据记录和整理,不可否认目前全行业80%以上的服装和纺织生产企业还是维持着传统的固有思维,甚至还有大量的服装和纺织企业全凭“手工操作”在维系自己企业运转,经营决策和战略方向凭感觉和经验,“拍脑袋”完成自己对企业经营方向的调整和指挥,这样的工作模式和方式我们从不怀疑会有成功者,但是绝大部分的比例是会失败的。

笔者甚至可以完全负责任地表述当前中国服装品牌企业大量的库存留下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销售大数据的管控出现了问题,而是他们对品牌供应链“数据”的忽视造成的。

其次就是全行业成体系的供应链大数据收集与整理,同样不可否认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产品供应链端从业者开始意识到“大数据”对本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针对于面辅料的平台出现了诸如链尚网,优料网,FDC面料图书馆等,针对于设计师的平台诸如D2C,D-BOX,穿针引线等,而针对生产工厂的平台诸如辛巴达,1688,好订单等。甚至也开始有上市公司着手调整战略思路和方向,从品牌运营方向转向注力于产品“供应链”领域。

例如:东莞市搜于特集团本来就是一家涵盖休闲服饰品牌运营、品牌管理、互联网金融和对外投资等众多领域的著名时尚产业集团公司,2015年开始调整思路和开始经营于供应链管理方面,并以全资子公司东莞市搜于特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作为运作平台,在全国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地区投资设立多家控股子公司,汇聚本区域的供应链资源和市场资源。

利用公司多年来在设计研发、集中采购、生产管理以及仓储配送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为时尚产业品牌商、制造商等客户提供高效、低成本的供应链服务,在全国构建一个覆盖范围广大、供应能力强大的时尚产业供应链服务体系。2016年,搜于特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供应链管理业务。财报显示,搜于特前三季度供应链管理业务共实现收入27.14亿元,占营业收入67.39%。

传统思维需改变

然而我们仔细研究这些“行业先驱”的实际运维和操作,却总是觉得他们没有摆脱“传统与线下”的阴影,因为他们的思维已经被“传统和线下”桎梏了。难怪阿里巴巴曾经在今年5月提出一个新词:S2B。未来五年最有可能领先的商业模式是S2b(Supply chain platform To business),即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平台。

供应链平台是一个面向所有供应链从业者,以供应链管理模式为主线,通过对各种供应链数据进行收集和记录,整理和分析,为供应链从业者提供展示产品,业务操作,甚至实际工作流程指引。

标准与规范设定,包括从商品企划,到研发与设计,样品制作,工艺技术标准管理,生产与采购管理,品质管理,面辅料资源管理,成本管理,仓储与物流,财务结算,以及供应商管理等多个维度的整合与统筹。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供应链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