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现状及创业环境
有这样的团队伙伴,对其中的坑了如指掌,会帮助你跳过很多坑。很多时候,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创始人对农业领域不了解到情况下,都是想的飘飘然,浮想联翩;做的时候才发现,一塌糊涂。
其实眼睛看到的农村、农业,听到的需求,可能和实际情况大不相同。自己构建了一个自己脑海中的需求解决方案,导致产品越来越不接地气,线下执行起来难度很大。 解决方案:必须打造互联网+传统农业领域的双优势团队,做之前要挤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度的市场调查。
3、找准筹码
在做这个行业之前,需要认真考虑一下,作为创始人,是否真的了解这个行业,熟悉这个领域么?是否调查了市场,是否还觉得现在是否还存在信息不对等的问题?
总之,农业是个非常非常传统,且观念滞后的一个产业。互联网讲究的是创新和颠覆,但是在你企图颠覆农业之前,需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筹码去颠覆行业。 筹码是什么?足够的资金,可以支撑产品后续的推广、线下服务、领地扩展等。牢靠的资源,特别是政策方面的红利支持,以及所属行业领域的上下游厂商资源等。
4、传统环节能去吗?
对于农资电商,其实是一个与经销商利益集团的征战过程。所谓互联网的O2O,重点在于去中间化,减少流通环节,进而降低销售价格,去的就是经销商和代理商的环节。 在农资领域中,厂家的利润很少,大多数的利润点都集中在中间流通环节:各个层级的经销商。
不要忘记,代理商和经销商这些中间环节他们是靠这个东西吃饭的,厂家也要靠中间环节去做销售和服务,甚至是财务垫付和结算。
当一些去中间化威胁到他们的存在时,就会引起之后一连串的黑反应,农资厂家做电商无疑是要自断双臂。
所以无论是做何种电商,还是O2O,要考虑是否能避免与传统环节的直面冲锋? 5、小而美很重要
最后一点,农业+互联网产品是一个超级大坑,没钱没资源就不要玩这个,除非真的具备这个实力,或者有这个背景。
这个坑是给政府做政绩的,给地方做补贴的,给上市公司做题材的。当你看到铺天盖
地的所谓可追溯广告机,实时监控的产品等,大多数都是概念期,未能普及的都是耍流氓。 更说直白点,有很多农业创新项目都是为了套项目补贴而做,虎头蛇尾是最常见的情况。
农业+互联网的生态圈太广泛了,各个环节相辅相成。所以初创团队尽量选择小而美的切入方向,改善其中一个环节做好,其市场价值就足够大了。 在长达3个月的市场调查中,国内农业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 上游:规模分散,技术落后,成本很高,听天由命。
中游:运输成本高,时效性低,中间流通环节层级太多,销售渠道单一。 下游:用户体验要求升高,市场供求调节迟缓,农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国内农业互联网行业参差不齐,也无龙头(或者说龙头还在努力浮出水面),大部分还在概念期的萌芽阶段,更多的创业团队是从中下游领域切入。
同比美国、以色列这样的农业先进国家,中国只能说是农业大国,而不是农业强国。而放眼看现在的中国的农业,目前最大问题不是没有互联网产品的切入,最大面临的是农业上游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所以应该去寻找是否有哪些机会可以切入,可以改善这些问题。实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国家的引导,农村土地改革,三农政策的推进一系列工作。
尽管如此,互联网改变传统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只是还缺乏优质的土壤基础去孕育培养。可以能从两个层面去改善现状:一是国家政策对农业互联网发展的顶层设计,从源头去改善三农面临的问题。二是农业龙头企业互联网转型中是否能起到行业引导的角色,带动整个农业领域进行互联网创新。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