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五新”面孔及其本质
时间:2017-08-24 10:05:03 点击:次
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作者:孙云沁
条评论打印收藏
这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电子商务更是新面孔不断。
第一波疯狂的互联网+风口总算过去,稍事休息,电子商务换个新姿态。五个新登场了。不要停止刷脸。
新零售新商业新金融新制造的本质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融合。
第一个问题:电子商务真的消失了没有?
直接告诉您,就不可能消失。
随着消费升级,全球产业的变迁,无法同步满足新的商品和服务的传统电子商务会被淘汰。
各路神仙所说的消失是指狭义概念下的纯虚拟电子商务的变化,也就是说过去一直被争议不看好的网络公司性质的单纯线上电商玩不灵了。
互联网+电子商务只可能更为有效地、更为泛滥地、更为严谨地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去。
1、这里所说的泛滥,是指其无孔不入的状态。
这是基于近半个世纪以来慢慢产生并一步步民用,然后近20年来一步步进入中国并不断大鳄竞争免费引导、疯狂争议等形成的聚焦、几年前的民众质疑,到现在连质疑都没有任何机会的现实。
2、更为有效地是说基于发展和模式的状态,由于第一波风潮的普及,更多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泡沫被冲淡,大浪淘沙,不管什么原因,大潮中必然有起浪也有退潮,没有效益的很多互联网将被击退,或者说在大潮退回的时候不击而败。
3、更为严谨是指健康发展的谨慎,包括投资者,包括消费者用户,包括所有与之相关的产业链条上的管理者,都会非常谨慎地开展和引入各个行业的市场中去。
也只有这样的谨慎,能够赢得精耕细作的健康发展。
第二个问题:新商业新在哪里?
一句话,新商业新在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融合,甚至到各种智能化的商业融合。
也就是文化型的企业和创新型的商业将成为主流,粗放的简单化的甚至没有任何市场导向而赢得红利的纯传统产业面临供给侧改革的挑战。
1、新实体在创新中逐渐大面积产生,新兴智能化产业风口即将更为猛烈地来到;
基于产品实体经济最终的产业化链条的分析,任何的商品也好、服务也罢,产业最终会涉及到商务的问题,过去的实体经济形态往往是基于原始传统的市场分析,以及所谓的专家教授的评审而诞生了项目的上马,真正的市场需求以及消费者导向的信息基本上不太能撼动这些实体,那么在互联网+形态下,大数据的形成和刨析决定了市场实际的需求和导向。
谁能掌握客户和商务的方向,谁将成为市场的赢家。
更何况,云计算等智能化运算的成本越来越低,运算速度和超计算的方式越来越先进,也就是说,新一轮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进程超越到了企业的生产、采购、客户管理、制造流程、设计、服务等领域和环节,只有真正懂得融合以及利用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现代化信息产业的实体,才有可能满足和跟得上市场的需求,才有可能成为新的实体经济。
所以,马云先生说的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是你的实体经济不行了。不是没有道理的。
2、新旧商业,核心差异仍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的融合上;
任何口水战的争论其实际意义并不是很大。
因为市场和竞争会在分水岭出现后看到经济战争所带来的胜于败,尸横遍野与欣欣向荣。
商业从来就不是靠单一的政府扶持能够补贴企业的生死存亡。
不仅仅是观点的问题,只有新的商业生态才是决定企业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的需求。
传统企业与平台化企业、以及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科技等新型经济融合加快,酒形成了新商业生态。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