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智能物流成巨大“金矿”阿里、京东、苏宁为之疯狂

时间:2017-08-08 17:25:36 点击:
来源:央视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提起快递物流行业,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都是快递小哥辛苦分拣货物、走街串巷到处派件的情景,事实上,在物流领域的很多环节已经出现了机器人的身影。

不仅仅是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都在布局智能物流,许多零售企业也在打造自己的智能物流体系。

未来物流行业是否真的不再需要人工作业了呢?物流行业的人才将何去何从呢?

智能机器人仓库纷纷启用每小时处理货物达数万件

在广东省惠州市的一个仓库里,上百台自动搬运机器人正在工作。这些机器人在接到系统指令后,会自行前往存放对应商品的货架下,将货架顶起,随后将货架拉到拣货员跟前。完成拣货之后,机器人再将货架送回到原来的货架区存放。

菜鸟网络高级算法专家胡浩源告诉记者,使用这种仓内机器人的货到人模式,在下单一个瞬间,机器人它就已经知道消费者需要的货物是哪一个。它会到货架下方把货架顶起来,送到打包台供操作人员拿下来。

眼下,不少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也已经启用机器人来完成这些工作。他们表示,机器人的使用大大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京东华南分拣负责人陈金刚表示,分拣机器人,单小时的处理能力能够达到一万两千件。

苏宁物流深圳分公司总经理胡勇向记者介绍,机器人能够驮运着近万个货架,通过机器人搬运货架,实现货到人的拣选。相比之前的效率能提升近七倍,能够避免无效运输,同时节省了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人力。

券商分析师认为,智能物流机器人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整个行业的工作效率,更多的是改变了传统物流行业的运转模式和作业流程,这也是物流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天风证券商业与社会服务业高级分析师张璐芳分析,智能物流中机器人和系统的应用,大幅提高了分拣等作业流程的效率,实现了从传统的人找货到货找人的转变,效率提升了约三倍以上。对电商平台而言,流量红利进入尾声,消费者对平台的要求从性价比进入到了更好的消费体验阶段,所以阿里、京东、苏宁等,纷纷加入到智能物流体系建设中。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网上零售额24663亿元,同比增长32.5%。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近22个百分点。而从去年12月到今年5月全国快递业务量为173.05亿件,其中80%以上为电商包裹。平安证券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智能物流分为存储、输送、分拣三大系统,其中自动化立体库预计2018年达到305亿元市场规模,电商企业大幅建设智能仓储成为主流趋势。同时自动分拣系统预计到2018年达到140亿规模,快递行业高速发展,自动分拣系统需求旺盛。

电商巨头为何纷纷选择智能物流?

不仅仅是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都在布局智能物流,在新零售业态的大背景下,许多线上线下并重的零售企业也在打造自己的智能物流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线上的需求,同时也能提升线下业务的效率。

胡勇是一家大型零售企业区域物流公司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他们现在也在转向智能物流技术,尤其是在门店配送这一块,通过智慧仓储的智能拣选,包括智能跟货、预热式补货这样一些系统的实施,提高补货的效率。这样一来能够实现整体时长30%的降低,也使得门店配送完成率至少能提高5个百分点。

胡勇告诉记者,对于拥有大量线下门店的实体零售企业来说,在大数据管理平台作业下,可在全国的各级仓库间实现智能分仓、就近备货和预测式调拨。同时,通过智能化作业,精准分析订单、库位、路径、区域,从而保证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线下门店高效流通,在“新零售”的大背景下,提升了实体零售业务的竞争力。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智能物流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