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新在哪里?
包括无印良品等日本的很多品牌,以及我们接下要提到的茑屋,都很好的为自己做出了选择,他们只做前者。所以如何去做好生活提案,这只是刚刚开始的“新零售”,所面临的一个关于选择的问题。
我在上周的时候,去了一次茑屋。在我看来,茑屋这家公司是当今日本最典型最核心的零售标杆。以前我一直以为茑屋只是一家世界最高颜值的书店。但当我真正深入到茑屋,真正和茑屋的人去交流时,我感觉到它是一家绝对的“新零售”公司,符合我们对“新零售”所有的定义。
(*茑屋书店)虽然在电商方面,他们可能比较弱,但关于在大数据上他们有很大优势。平均日本每两个人就有一个人是茑屋会员,它跨界覆盖了日本100多万家商铺,在170多万家商户里拥有会员的全部数据。它是一家非常典型的用大数据驱动的公司。
日本茑屋给我们的数据是什么?是70%、80%的财富掌握在60岁以上的人口中,年轻人是没钱的。我们以为茑屋是给我们做书店的,其实茑屋是给那批人做的书店。但是他却成为年轻人喜欢的书店,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偶然性。
(*茑屋书店)茑屋的创始人说,把商品塞进来客户就会喜欢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必须围绕客户的生活方式和主题来做提案。这是很典型的日本提案型思维,也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新零售”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茑屋符合今天我们所谈论的所有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模式。在大数据这一块我前面已经介绍过了。第二个和所有的日本企业一样,它是以图书作为生活方式的入口。
第三个它颠覆串联了四个品种,是一个书店、图书馆、家电、文化的综合体。它从上市公司退市,把整个公司变成了100多家小公司,把公司组织公司规模都小单元化,这一点就特别像我们今天提倡的互联网公司。
茑屋最新的一家店是2016年5月份成立的,它们的定位对象是中高龄、亲子、上班族,整体的运营构思也指向让半径两公里以内的顾客来店里消费,提案内容主要是关于日常生活的。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关联性消费这个点,在这个点上他们做的很好,就是说,你来到这里的目的不一定是要消费,你也可以拍张照发给你的朋友,发到朋友圈。这种关联性消费对品牌的形成和口碑的创作极为有利,这就像电商鼓励的客户晒单,买家秀。它所有的设计理念都是以顾客为核心。
我们的邻居日本其实有很多值得去思考学习的东西,我们并不是最前沿的,有很多时候要多发现本质上的东西,才有可能掌握更好的东西。
我认为首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分析我们如今的运营格局和消费形式之上,分析准确了,想要发展的节奏感就找到了。如果没有这个节奏,看到一个新兴的行业就着手去颠覆,为了颠覆而颠覆,为了改变而改变。
这种颠覆与改变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运营格局与消费形式一个很重要的核心就是“人”这一要素,在如今的“新零售”环境下,我们不能痴迷于数据和技术,更多的是要回归到如何与为谁更好的创造价值。
微商大发展、小程序上线、无人零售超市的出现,给各种以销售为主的专营企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给自媒体引流、小程序成交的新运营模式带来新的商机。
新零售时代的到来,将给这些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