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进化史 未来该如何走?
电商的成熟,根本上是消除了信息不对称,但在跨境电商领域,这种信息不对称仍然存在,甚至演变成为用户体验上的痛点,即消费者对正品保障的质疑。事实上,这也是跨境电商平台在用户争夺战中的落子之处,简而言之便是供应链之争。
从整体层面来看,吸引大牌入驻是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主要发力点。以今年上半年为例,花王乐而雅、Caprilac、赛诺菲、Bio-Island、轻曲线、Hape、贝拉米、Rafferty's Garden、Royal Nector等海外大牌等入驻网易考拉海购,ALDI、Garden of Life、Spa Treatment等入驻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吸引了ASDA、拜耳、德龙等国际供应商,蜜芽、格格家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动作。原因不难理解,跨境电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日益明显,除了商品质量外,跨境电商平台还需要覆盖更多商品品类和品牌。而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各平台势必会继续加强上游供应链建设,扩大与国际品牌的合作并扩充商品品类。
所不同的是,不同背景的电商平台在供应链的争夺和布局的重点上,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模式。
一类是以天猫国际为代表的生态链模式,意在整合自身的行业资源和数据优势。比如说天猫国际已经与天猫平台进行战略布局的贴合,依靠大数据的精准用户画像、流量优势和自身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来吸引更多的国际供应商。无独有偶,京东全球够也有着类似的打算,并且与沃尔玛等扩大合作,整合国内的电商平台和供应链,以达到吸引供应商和大牌的目的。
另一类是网易考拉为代表的自营直采模式,逐步覆盖了数据、选品、供应链、物流等环节。自营模式是网易考拉海购快速崛起的驱动因素之一,并以此建立了不错的用户口碑和正品保障。进入2017年之后,网易考拉明显加快了供应链方面的布局,先后在欧洲和澳洲举办招商会,宣布未来3年内从欧洲采购超过30亿欧元的优质商品,并一举成为澳洲品牌在华最大的跨境合作伙伴。
网易考拉的聪明之处在于,自营直采减轻了海外运营的负担,大规模的招商会也换来了大批的优质供应商,比如欧洲大型连锁供应商P+M、澳洲知名全有机品牌贝拉米、德国最大连锁日用超市Rossmann等,为今年的再加速和未来三年的布局夯实了基础。在阿里和京东对电商近乎垄断的情况下,对电商领域的后来者而言,网易的电商突围以及电商第三极的行业地位,颇有值得借鉴之处。
再者,格格家等深耕垂直领域的电商平台,似乎为跨境电商领域的中小玩家指出了一条明路,在品牌和品类上难以对标互联网巨头的现实中,选择垂直领域突围,进而建立起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倒也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策。
未来怎么走?
从2011年兴起的海淘热,到2014年之后的跨境电商,再到如今的巨头林立,长达多年的行业进化中,始终未能走出迎合中产消费习惯的圈子。网易考拉海购CEO张蕾在早前的分享中提出了“生活进化”的概念,倡导消费者为品质生活买单,这会是跨境电商主动引导用户习惯,重新思考电商初衷的开始吗?
在发达国家,生活美学已经成为一种中产阶级热捧的生活方式,一种在满足基本生活物质之后所产生的精神需求。在某种程度上,跨境电商是最接近生活美学的电商模式,用户淘的不只是商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阿里从淘宝到天猫再到新零售,京东努力营造仓储和物流优势,网易考拉海购和网易严选两个围绕生活方式展开的电商思维……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电商注定会朝着那个方向进化。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