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下 生鲜电商转型标杆应该是什么?
产业篇
“盒马模式”能否挽救生鲜电商?盒马提出30分钟配送到家
盒马创立于2015年3月,首家门店(上海金桥广场店)开业时间为2016年1月15日,盒马APP同步建成。截至今年7月17日,盒马已开出13家门店,其中上海10家,北京2家,宁波1家。
盒马不是超市,不是便利店,不是餐饮店,也不是菜市场,有人称之为“四不像”。按照盒马自己的解释,盒马是“超市+餐饮+物流+APP”的复合功能体。
对于生鲜电商而言,客户在线上下订单后,由线下门店负责配送的做法并不新鲜。此前,广东农垦的佳鲜农庄、英德供销社的即送网等,在线上线下融合方面都有过尝试。被称为新零售标杆的盒马鲜生,到底有何不同之处?
“配送是盒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跟原来的电商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把配送线路做好了,所以效率最好。”盒马创始人兼CEO侯毅表示,盒马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线下重体验,线上重交易,围绕门店3公里范围,构建起30分钟送达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
“目前以北京主要的B2C电商来讲,最快的配送速度是3小时,对日常生活来讲太长了。所以盒马鲜生提出了30分钟配送到家,随时随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侯毅说。
谈到盒马与其他生鲜电商的不同之处,侯毅解释说,盒马整个业态都基于新零售而生,真正做到线上与线下联动。盒马综合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智能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和先进设备,实现人、货、场三者之间的最优化匹配,从供应链、仓储到配送,盒马都有自己的完整物流体系,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
“对电商而言,不是开了一个线下店就可以称之为新零售。”本来生活网副总裁刘有才认为,名称不重要,关键是内涵。“对于新零售,我的理解是,必须在商品采购和开发、商品品类组合、购物体验、服务、消费者链接方式以及流通效率等方面实现创新。”
盈利核心点是提效率降成本
目前,中国生鲜市场规模接近1万亿元,电商的渗透率不到3%,但每年增速超过50%,是名副其实的新蓝海。然而,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95%亏损,4%持平,而实现盈利的只有1%。
过去两年,不断有创业者尝试从电商的角度闯入生鲜行业,但都在短暂的快速扩张后遇到了增长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之下,盒马为何敢相向而行?被贴上“网红超市”“新零售标杆”等标签的盒马,是在烧钱还是赚钱?
7月17日,盒马鲜生宣布其首店上海金桥店实现单店盈利。华泰证券研究报告显示,盒马上海金桥店2016年全年营业额约2.5亿元。
“传统零售企业(商超类)做到每年每平方米产出的营业额为1.5万元,这是目前零售企业做的最高水平。但是,盒马鲜生今年已经实现了5万元,我们到年底可能是10万元。”侯毅表示,“盒马鲜生盈利的核心点,是通过新技术和零售重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侯毅还表示,“盒马将进入快速的发展期,在未来的半年或一年内,我们会看到盒马鲜生有很多店开张。盒马会稳扎稳打,把消费体验做得更扎实,我们不会盲目扩张,而是把一个一个城市做透。”
“以前生鲜电商的状态就是在拼低价,一融资就用来扩大流量和销量,完全不顾及毛利,在一轮轮的洗牌中被刷掉。”一位在多家生鲜电商担任过市场总监的人士对记者表示,盒马鲜生能够盈利的背后,其实是价格消费时代向品质消费时代的一种转型。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