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无人便利店这波潮流 创业者要不要追?

时间:2017-08-01 11:44:09 点击:
来源:安卓网 作者:王新喜

条评论打印收藏

另外,还有技术成本。无人商店增加的这方面的成本包括:后台支持技术研发和部署的成本、为技术升级而购置的硬件设备,比如全方位的摄像头和人脸识别技术,监控系统与远程客服等,就拿亚马逊来说,AmazonGo推出无人便利店运用的是已经较为成熟的机械视觉等一系列传感器和深度学习技术,但由于成本过高以及技术的缺陷,AmazonGo目前要实现大规模复制开店还存在较大的难度。这些环节的成本如果有几个环节没有控制好,会很容易让无人便利店陷入品牌公关危机之中。

另外要知道,便利店的货品周转率决定经营效率。我们看到,无人便利店虽然砍掉了人力成本,但有人便利店则意味着物流、仓储、店面管理都处于并行状态,而无人看守则是将仓储、物流分开了,意味着要又要拿出额外的这部分成本支出,这导致货品周转率变慢,甚至食物的保鲜与更换等方面的体验会变差。

另一方面,无人看守便利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同质化之争,并分散人流与利润,而这些便利店的商品大多是日常标品,没有差异化,品牌之间就会上演大鱼吃小鱼,因为在当前,包括娃哈哈、苏宁、大润发等零售或者其他跨界领域的金主都纷纷计划要进军无人便利店。而且便利店不管是有人无人,能否盈利的核心要素永远都是位置,所以不同网店不同地段内的收入截然不同甚至会非常悬殊,所以快速复制的结果可能是以人流大、地段好的高利润的店面来补贴一些地段不好、人流少的店面。

另外,我们如果去机场和车站这种人流大的地方去观察下自动售货机的销售状况就会发现,有人端的销售会比无人端的销售要多。因为,从毛利率来看,饮料、零食等标品价格透明、利润不高,且运维成本大,而有人便利店则有快递收发、自营热食小吃等其他服务。而且无人零售点无人看管容易受天气影响导致食物的保鲜期变短,导致利润被进一步压缩。比如说上海首家无人便利店上线几天就撤空停运,原因是不耐高温。

而且对于便利店来说,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包括对于盒饭、小吃等热食的打包、封装等都是需要人力来处理,便利店毛利较高的早餐、快餐类食品仍需要人工服务,而且这部分收入往往是便利店盈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一家便利店增值服务与收入的重要部分。而巨头盯着便利店的战略目的与创业者不一样,巨头想要的不是去赚无人便利店的毛利,而是在线上流量和交易都已达到瓶颈的状况下,不得不介入便利店获取高频次消费的用户。

因此,创业者需要思考的是,无人便利店本质上只是砍掉了导购员、收银员那点工资的成本,并不值得让你那么兴奋,创业者不仅仅只关注其成本较传统便利店到底能省多少?而要关注的是便利店行业到底赚不赚钱以及它背后的隐形成本到底有多大,而不是一心想着要快速、低成本复制。一般来说,能快速低成本复制的行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可能又是一个资本游戏,补贴战、价格战可能在所难免。

它的危机在于,1,相关人工智能技术进展缓慢,留给创业者试错的时间不多;2,后端技术开发、仓储、物流等开店的综合成本居高不下,盲目开店导致经营不善,大量门店倒闭。3,把人砍掉,需要人工服务的项目做不了,但是那些项目又是它的利润构成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零售货品价格透明,毛利率低,资本介入还可能打价格战和补贴战,导致毛利率被极度压缩。

不过,无人便利店倒是传统便利店的一个转型方向,对于许多大型的传统便利店来说,本身在品牌、服务、供应链以及运营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相对成熟,它可以在有人便利店的辐射半径内,投放无人便利店作为运营的补充,这样随时可以抽调人力对无人便利店进行商品的维护与供货上新等工作。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无人便利店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