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无人商店火了 但零售新的增长点并不在那里?

时间:2017-08-01 10:00:01 点击:
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作者:张力

条评论打印收藏

就此,我们马上得出这样的结论:数字化技术,哪怕仅仅用于管理价签这一项,该企业每年就可以至少节约410万!

410万不仅完全可以回报数字技术化投资,而且还有多余。

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比例。

我们把价签纸张浪费,叫做“明流”,或者“摸得着”的浪费,约为54万/年。“摸得着”的浪费,占价签管理浪费年合计的比例,约为13%(54/410),恰巧与冰山露出水面部分的占比12%,高度吻合。巧合?还是规律?

不管是巧合,还是规律,起码,我们现在可以说,就像医院应用CT机可以把以前看不见的疾病曝光一样,应用数字化管理技术,零售实体企业可以把以前看不见的巨大浪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对于一个年销售额上百亿的企业,410万多乎哉?不多也。

不过,还请看下一个例子。

例2:“仓有柜无”的库存成本

所谓“仓有柜无”,就是指商品已入库,却没有拿出去上柜陈列。不上架陈列,怎么销售、何谈获利?商品资金空转,损失点利息也罢,结果往往是商品过质保期,连本带利一起废掉。

当老板面对这样的问题,在管理上难以解决,还能怎么办?当然是转嫁给上游或消费者啊。可这就万事大吉吗?上游供应商也不傻啊,“背锅”久了,它也要提价啊,毕竟“价值守恒”嘛。因此,最终浪费掉的价值还是会叠加到商品零售价格中。最终还是零售企业自己背“价格贵”的黑锅。

真是应验了一句老话:“一报还一报”。

所以,“仓有柜无”,也是长期让零售实体企业头痛的老大难问题。查找“仓有柜无”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ERP查询动销率。如果一个商品有足够有效库存,却没有销售,一般只有两个可能,其一是没人买,其二就是没有陈列上架。可见传统方法查找“仓有柜无”,从一开始就是事倍功半。

此外,即使通过ERP,我们有了“仓有柜无”的清单,到哪去找?这又是个费时费力、付工资、劳效极低的问题。

通过SES系统盘存,可以非常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有什么法宝?

有。定位。

定位,其实就是把存放商品的位置进行系统化、数字化编码。盘点时,通过数字系统化定位编码,把陈列和内仓货架商品自动区分开来。

所以,一次定位盘存过后,SES系统将自动把“仓有柜无”商品表打印出来。像开车司机GPS导航,员工根据表上位置信息,就可以很快找到“仓有柜无”商品了。

可见,ERP与SES系统的差别,就像普通手机和智能手机那么大。普通手机的“初心”,是把固定电话的功能延伸到手机,大大提高了移动性不假,仅此而已。智能手机则是一个移动平台,电话和短信仅是这个平台上的基本功能而已。

下表是该企业两家卖场的“仓有柜无”数据,来自2017年3月份SES定位盘存。

某企业两家卖场的“仓有柜无”数据

表中1、2行显示:

卖场一“仓有柜无”的单品数占比为2.9%,金额约为29万。

卖场二“仓有柜无”的单品数占比为18.7%,金额约为180万。

不管按单品数、还是营业面积,卖场一均在该企业前十名之内,所以按“最低成本分析法”,我们取卖场一的金额29万来计算150家的“仓有柜无”成本,比较合理。为了使计算结果更令人信服,在29万/店的基础上,再打个7折,这样,每个卖场“仓有柜无”金额为20万。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无人商店,新零售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