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未来已来?无人超市或将出现在所有标准化的零售终端

时间:2017-07-24 17:58:01 点击: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万彬

条评论打印收藏

数据驱动

无人超市是用数字化武装超市,是O2O技术在线下实体经济应用的尝试和扩展。例如“淘咖啡”,阿里将支付宝面部识别等功能应用到实体店场景以后,便能一手掌握消费者线上线下相关消费信息,短期可将这些数据应用到本店管理中,远期来看,如果最终能通过C2M(顾客对工厂)、C2B(消费者到企业)使得前后端数据贯通,再结合后端物流服务,便形成了成熟的新零售形态。即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才会产生新零售。目前来看,这些还远未能实现。

商业运营效率

检验一种新兴业态是否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必然要考虑其商业属性及运营效益:

首先从商业角度来看,无人超市在成本和运营效率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商超运营中最大的成本在于租金、仓储、水电等支出,单单省去收银员的人员支出短期看毫无意义,更何况数字化的无人超市要一次性投入更多成本才能启动运营;

其次从效益角度来看,是不是一味追求快就能带来更多收益?传统商超、便利店通常是增加跨界服务项目来延长顾客在店时间以促成更多消费,无人超市反其道而行之是否能带来更多效益呢?目前尚不得而知。

无人超市不会摧毁所有业态

科技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消费者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为满足差异化的消费需求,零售企业开始在消费领域引入“场景”的概念。(在互联网行业中的场景泛指生活中的画面,即利用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和定位系统这五种力量来重构我们生活的画面。通过对原有生活场景的改造,制造新场景会成为所有新技术,新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和发展的契机。)

如今,消费者的感性需求与生活日渐智能化的生活也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对主要矛盾,从人本身需求角度出发,无人超市在繁忙的商业区能满足人们对“快”的需求,但在悠闲的生活区,一个热心、阳光的“便利店小哥”或许才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消费场景中,无人超市业态和有人超市业态可以实现平衡共生。

无人超市的出现,实际上得益于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也得益于消费者对于电商和移动支付的认可和依赖,由此给人们带来了一个更大的想象空间,但是在不同的场景下,消费者对服务业态有差异化的需求,因此那些担心无人超市即将摧毁商超、便利店的想法显然是杞人忧天了。

事实上,零售业历史上已经历三次重大意义的变革,但并没有哪一种新兴业态能够完全取代原有业态:第一次是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大型超市出现冲击了分散的零售业;第二次是电子商务对整个线下实体零售业的冲击;无人超市可以看作是新零售概念下的一次尝试,它对传统零售业及电商的带来新的冲击,但绝对不会摧毁所有业态,最终可能会形成一种各种销售业态共生平衡格局。

无人超市作为新兴业态,打开了一扇替代传统超市、便利店的窗户,这一变革未来必将会出现在所有标准化的零售终端,如药店、服装店、快餐店等等。

当然,无人超市发展前景非常值得期待。未来以消费者引导生产制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经济,将大大提升消费效率和购物体验。试想,智能化的供货、导购服务,可能让你今后每走进一家商店,里面都会根据你的需求呈现出为你量身定做的商品,每个人进入无人便利店的购物场景可能都会有所不同,这将真正意义上实现差异化的完美服务。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无人超市,互联网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