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增速放缓释放了什么信号
近日,国家邮政局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6%;业务总量同比增长32.7%。其中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同比增长30.7%;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2%。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上半年,邮政企业和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3%;业务总量同比增长49.2%。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同比增长56.7%;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4%。
可见,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与业务总量增速都出现下滑,快递行业的增速下滑幅度尤其大。据比较,快递行业业务总量同比增幅较去年同期降低了26百分点,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较去年同期降低了16.2个百分点。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快递行业业务量增速就开始放缓,每个月的业务量增速从超过50%的高增速下降到30%左右。
快递行业增速的下滑预示着什么?是否会对快递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产生影响?恐怕这是业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从经济发展规律看,任何一个行业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增速都会放缓,经济增速也是如此。今年两会召开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应经济增速下调时指出,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主要是“块头大了”,如果能够实现目前放缓的增速目标,增量比去年还要大。经济增速的放缓“符合经济规律,也可以使注意力更多地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有专家认为,我国快递行业增速放缓与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有着相同的根源——基数变大。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规模已经稳居世界首位,全年业务量完成了313.5亿件,业务收入突破了4000亿元。业务量从2006年的10亿件增长到2016年的313.5亿件,增长了31倍。另外,与快递行业密切相关的电子商务的增速也在下滑,这也导致快递业增速下滑。在增速下滑的趋势面前,各大电商平台开始进行创新,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快递行业也不例外。
事实上,快递行业出现的这些新变化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提质增效。随着快递行业的发展,快递企业不再一味地追求业务量,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成为工作的重点。据了解,快递企业在不断地进行创新,除了传统快递业务,还拓展了冷链、普运、金融、供应链服务等一系列新业务,快递企业也在积极地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另外,快递企业还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大大提升了行业效率。这些变化都促使我国邮政业服务质量持续改善。今年一季度,快递服务有效申诉7.6万件,同比下降20.6%,低于快递业务增长幅度52.1个百分点。第一季度全国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率为百万分之10.07,同比减少6.61。消费者申诉处理满意率继续稳步提升。第一季度消费者对邮政管理部门申诉处理满意率98.3%,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消费者对邮政企业申诉处理结果的满意率为97.5%,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对快递企业申诉处理结果的满意率为96.8%,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