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决战农村物流 标准落地需协同推进
随着电商及市场消费的升级,偏远县城及农村地区的“最后一公里”备受关注,国内外有名的电商和物流企业都开始积极布局无人机物流。
这无疑是一个新的市场机会,充满巨大的潜能。苏宁和中国邮政无人机合作商——杭州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章磊认为,物流这个应用场景对于无人机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实现安全可靠的运行并非易事。同时,一些业内人士也认为,行业法规标准缺失以及相关监管制度的不成熟,都制约着这一领域的发展。
企业布局
无人机“卡位战”
国外,亚马逊、谷歌等都在探索无人机运输服务;国内,顺丰、京东、苏宁等也纷纷加快对无人机的投入和布局。在这些企业看来,无人机物流降本增效,提升用户体验的优势不可小觑。
京东从2016年就开始了无人机配送项目,2017年6月6日,京东智慧物流全国运营调度中心在宿迁正式投入使用。京东无人机研发中心市场负责人齐贺阳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无人机项目能够大幅提高仓库辐射能力,降低库存成本,此举带来的仓储集中化会进一步提升物流应用水平。”
物流的效率和体验对京东这样的电商来说意义非凡,京东从互联网新秀一路成长为市值接近百度的互联网巨头,物流的优势功不可没。以至于刘强东放出豪言:“未来立足国内物流的可能只有京东和顺丰”。得出判断的那一刻,刘强东似乎忘记了一个老对手,苏宁。
其实,苏宁从2013年开始线上线下融合以来,除了与京东在商品价格上展开多轮“肉搏”,在物流上也是积极采取攻势。2017年6月17日,苏宁在浙江安吉成功完成首次无人机实景派送。
苏宁物流市场总监代永华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苏宁与专业无人机研发公司合作,在无人机物流上采用的是一种平台共享的模式,旨在打造更为开放的空中智慧物流生态。
在电商开始挤占物流市场的当下,国内快递行业龙头顺丰自然不能错过这样一个布局的机会。近日,顺丰与赣州市南康区联合申报的物流无人机示范运行区的空域申请,得到了东部战区的正式批复。
甚至连快递行业的“老大哥”中国邮政,也已在全国运营了多条常态化的无人机配送线路。
“农村包围城市”
战略背后
据记者观察发现,京东、苏宁、顺丰、邮政等大部分企业的物流无人机都是在郊区、山区或偏远地区运行。齐贺阳认为,无人机在条件恶劣的偏远地区,相比传统人力配送方式,有巨大的比较优势。
齐贺阳还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我们在陕西航天通用机场的发货点,位于一个半圆形塬边,塬下半径八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十余个乡村,如果配送员从目前的发货点出发,到达塬下的村子,仅开车就需近1个小时。而用无人机进行配送,只需5—8分钟,效率提升了近10倍。”
章磊则对《中国企业报》记者分析道,目前企业选择在偏远地区进行无人机物流运行,主要有现实需求、交通局限、成本优势及空域管理四个方面因素。同时,他也认为,等各项条件成熟后,无人机物流服务也会在城市地区发挥重要作用。
无人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比人力配送更高的性价比?对此,齐贺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成本方面,如果综合计算人力、折旧、油耗、时间等,无人机配送的单均履约成本大概是人工履约成本的70%—90%,未来还能有下降的空间。而章磊根据迅蚁与中国邮政合作开通的无人机邮路相关情况,给出的数据结论是:相比传统配送方式,用物流无人机,时间和成本均降低60%。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