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零售革命将改变零售业基础设施?
第四次零售革命是建立在互联网电商基础上,又超越互联网的一次革命。过去20年互联网的普及为零售业数字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沉淀了大量数据。再加上近几年来计算能力的飞跃和智能算法的突破,为零售业的智能商业化提供了成熟的条件。
不同于以往的三次革命,第四次零售革命将会是颠覆性的。百货商店、连锁商店和超级市场的冲击力强、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但从创新性质上看,仅仅是围绕“成本、效率、体验”进行渐进式的创新。说到底,它们解决的问题无非是:第一,产品的价格能不能更便宜(成本、效率)?第二,顾客能不能更方便地购物(体验)?
但是今天,消费者所期望的不仅仅是低价和便捷。比如说,今天消费者面临的困境可能并不是商品短缺,而是选择过剩;不是价格过高,而是品质不齐;不是性能欠佳,而是缺乏个性。如果沿着旧思路,一味控制价格、扩张地盘,并不能解决今天消费者的痛点。今天,“成本、效率、体验”必须被重新定义。
100多年来零售业的发展一直都相当平稳,接下来的第四次零售革命会打破这一惯性,把行业带入动荡期。这会是一个大浪潮,而不是小波浪。零售业的游戏规则需要被重新制定。
今天我们已经能够隐约感受到这样的动荡。我们看到各种新事物不断涌现:拍照即可实现商品搜索和购物的应用,营造沉浸式购物体验的AR、VR技术,支持自动结账、刷脸付款的无人超市,能
自动下单订购生鲜食品的智能冰箱……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未来零售的新标准。那么,零售未来究竟会走到哪里去?新的标准和范式会是什么?对今天的零售企业会带来哪些影响?
京东在零售行业深耕十多年,形成了一些洞察和判断,非常愿意和大家分享我们在这方面的思考。
第四次零售革命的驱动力
判断趋势首先要分析趋势背后的驱动因素。从历史上看,每一次零售革命都是由两股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这两股力量第一是消费的改变,第二是技术的更新。
消费的变化对零售业态的影响显而易见:城市化促进了消费者的聚集和购买力的集中,催生了百货商店的繁荣;在工作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低价与便捷提出更高要求,带来了连锁商店的兴起;随着消费者自我服务意识的觉醒,超级市场的开架销售模式受到欢迎。
同样,技术的更新也与零售业态的改变息息相关。百货商店的背后是大规模生产、产销分离模式的成熟应用;连锁商店依靠的是统一管理和标准化运作的零售组织方式;超级市场离不开现代化信息系统(收银、订货、核算系统等)的支撑。
前三次零售革命,背后都有消费和技术的影子。它们共同作用,牵引零售业务发展的轨迹(图1)。那么,今天推动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因素是什么呢?
消费的变化:消费主权时代的到来
需求个性化(Personalized)是指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自身个性的表达。他们的关注点从性价比、产品功能等共性特征转向美学设计、价值标签等个性特征,这对产品和零售的适配度提出更高要求。比如说,未来每个消费者可能都会拥有一个“个人信息账户”,账户内记录了包括肤质特点在内的个人生物信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肤质,可以生成完全个性化的美妆用品提供给消费者。人的需求会变得越来越分散。
场景多元化(Pluralistic)是指消费场景会越来越分散,企业和消费者的触点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商场、网站等高流量入口,而会变得空前丰富。比如说,未来消费者可以通过家里的智能冰箱自动识别鸡蛋、牛奶等常规食品的余量,自动下单;可以对着电视剧中喜欢的服装搭配随手拍照,自动识别售卖来源并实现购买;还可以一边和虚拟助手聊天,一边让它购买朋友最近关注的时尚新品作为生日礼物……未来流量中心的作用会弱化,购物场景会变得非常即时化、碎片化。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