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零售革命将改变零售业基础设施?
所以说零售的本质是不变的。零售未来可能会演化出更多新的业态,超越今天的想象。但无论它怎么发展,一定还是会紧紧围绕“成本、效率、体验”。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我们坚信未来还会是这样。
零售基础设施的改变
零售的本质没有变,那么什么在发生改变?我们认为:是零售的基础设施一直在升级换代,不断改变“成本、效率、体验”的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方式。
准确地说,“零售基础设施”这个概念是京东提出来的,以前并没有。京东为什么要提出“零售基础设施”?其实整个零售系统的进化说到底就是信息、商品和资金流动效率的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个趋势:信息、商品和资金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步步走向社会化、专业化。
在最传统的“前店后厂”小作坊模式中,不存在什么公共的基础设施。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信息)、怎么把原材料运到店里(商品)、钱不够了向谁去借(资金),这些问题通常是靠店主的一己之力去解决。
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信息、商品、资金的流动开始逐渐转移到外部,由第三方公司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比如:金融体系的创新解决了一部分资金问题,通过向银行借款,而不是靠人情、靠“刷脸”,资金流动变得更有效率。互联网金融出现后,进一步简化了程序,降低了借贷门槛。
在信息流方面,沃尔玛的retail link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上世纪90年代时,沃尔玛建立了一个与上万供应商共享的零售数据分享平台(retail link),将销售、库存、门店数据等与合作的供应商进行共享,帮助他们对商品的生产、配送、定价、促销等一系列活动进行优化。这标志着零售数据不再是某个企业的专有资产,而是大家可以共享、共同利用的公共资源。
商品流动方面,物流也在从自有走向公共服务。早期很多制造商、销售流通企业都自建仓储设施、配置自有车辆和司机。第三方物流公司出现后,不仅实现了规模经济和专业性,还促进了专业分工——生产和销售商可以将物流外包出去,自己更加专注于核心价值的创造。在电商物流方面也有同样的趋势:亚马逊推出的FBA(Fulfillment by Amazon)服务、京东的开放物流,都是把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覆盖到客户端,实现了规模经济和效率提升。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很明显的一个趋势:在信息、商品和资金流动效率提升的背后,是一套越来越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系统。社会化是专业化的基础,通过社会化能够更好地实现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提高专业化的水平。最终,信息、商品和资金流的服务会变成像水电煤一样的公共基础设施,将零售业的成本、效率、体验推向新的层次。
所以,京东认为:零售的改变其实是背后零售基础设施的改变。未来零售的业态可以有许多新的形式,但背后的基础设施会越来越社会化、专业化。零售业会演变成为互联、共享的生态。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去理解即将到来的第四次零售革命。
第四次零售革命
京东的判断是:第四次零售革命即将来临。
零售业公认的革命有三次:百货商店、连锁商店和超级市场。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电商大潮虽然改变了零售业的很多方面,但还不能算作一次零售革命,这是因为电商对体验和成本效率的升级还不彻底。在体验方面,纯虚拟空间的展示有局限性;在成本效率方面,电商虽然可以砍掉层层分销的环节,但是履约成本并不低。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