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许鲜确已进入清算阶段
无独有偶,在百度贴吧上也有类似“举报”贴。足以说明,许鲜由于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有限,导致水果的品控能力失控,直到引起用户体验差的恶性循环。多点的创始人刘江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生鲜电商难以啃的原因在于,平台做了99%的努力,但就差1%的功夫,都会引发用户差评”。
生鲜电商该怎么玩?
生鲜电商出了名的“难啃”,其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引发众多项目产生的根源。
BCG《中国生鲜消费趋势报告:新时代生鲜电商制胜之道》中预测,凭借着需求的拉动,到2020年,线上消费占生鲜总消费的比例蒋聪目前的7%增长到15%。这意味着生鲜电商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470亿人民币。
另据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的报告,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2018年有望超过1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0%。尼尔森2015年发布的《中国生鲜电商白皮书》中指出,中国的生鲜电商还是一块未经有效开垦的处女地,中国的生鲜电商渗透率仅1~2%。
目前,生鲜电商形成了平台电商(天猫、京东)、垂直电商(天天果园、本来生活、易果生鲜、每日优鲜、中粮我买网等)以及其它中小电商并存的行业格局。但记者日前接触到某知名电商平台生鲜电商的VP时,对方也表示其未见盈利。
大平台尚且如此,对于被巨大市场规模吸引到这个领域的创业者们也活得异常“艰难”。一位资深生鲜人士算过一笔账:“生鲜电商的仓储物流一般占整体价格的10%;人工成本占10%,用于市场推广的用户补贴占到10%;货物损耗占到5%~10%”,这些损耗与实体的水果批发才有10%到20%的毛利形成鲜明对比,注定生鲜电商是一个投入是个巨大的“无底洞”。
电商咨询师李成东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与传统电商相比,生鲜电商的获客成本与流量成本更高,需要大量资本补贴烧钱,而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缺少经验与资金,很容易半途而废。”
中国电商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则认为,生鲜电商与传统生鲜企业合作或许是一条出路,“纯电商平台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用户的购物需求和购物习惯,全渠道是互联网环境下电商模式升级的必然结果,传统生鲜企业的互联网转型需求越来越高;而生鲜电商与传统企业合作可迅速补足线下短板”。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生鲜电商是新零售的试验场,“未来代表生鲜的新零售核心是什么?零售技术、供应链和移动互联网”,年初,一米鲜的创始人焦岳向记者总结。生鲜电商专家野地里的辛巴则认为生鲜电商的线上线下结合可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体验,让水果蔬菜眼见为实;二是锁定目标客户,解决最后一公里仓配;三是保证商品的新鲜和美味。
尽管专家们都在把脉这个行业,但生鲜电商的渗透率以及这个领域的行业独角兽尚未出现,都让该领域出现诸多前仆后继的实验者,也需要创业者们真刀真枪地打拼,才会看到结果。现实很残忍,生鲜电商很凶猛。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