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生鲜电商许鲜确已进入清算阶段

时间:2017-07-04 15:06:45 点击: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作者:郭娟

条评论打印收藏

迷之危机

今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爆料人独家给到品途商业评论消息:生鲜电商许鲜的确已经进入清算阶段。除了这条信息,爆料人不愿透露过多细节。有关许鲜的不利消息从6月底、7月初就开始盛传。

公开资料显示,许鲜自2014年创办于北大,后从学校走向社会,其模式为水果O2O——消费者通过许鲜aPP订购水果,预先付款,第二天自己选择就近的配送点取货,这表明许鲜从一开始创立就刻意回避生鲜电商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且由于有预付费模式,在现金流上不至于紧张。

目前为止,许鲜在公开媒体中的宣传中表明,其布局城市有北京、上海、武汉和杭州四个城市,共计300家直营店,注册用户超过200万,易观国际2016年6月的生鲜APP中,许鲜的活跃用户排名第6。按照原计划,许鲜在2017年拓展会超过2000家门店。

自2016年下半年起,就有不少网友通过各社交平台反映许鲜存在的问题:

2016年8月3日,一个网名叫张晓峰的许鲜上海门店员工发帖称,“许鲜拖欠五个人工资,找各种借口不发,最搞笑的是门店空调电费用得多了,找各种借口让区域店长自掏腰包(这样的公司是有多穷啊。)”

2016年8月16日,L逗逗2121爆料:许鲜早就想退出武汉市,一放暑假就让武汉许鲜店员签离职单,还美其名曰暑假后向来就可以直接上班,结果呢?那么多员工被迫离职……

2016年12月13日,一篇名为《再见,夏雨亭的“许鲜”》记叙了“许鲜”华东师大夏雨亭门店骤然关停事件,其表现与北京门店的关停一模一样:首先是APP或者网站买不到水果,其次是所有的门店都显示“装修”。但此后,夏雨亭的“许鲜”再也没有回到同学们的生活中。

2017年7月3日,武汉工程大学吧里的帖子表明,多数位于学校周边的许鲜自提门店呈现“装修”状态。

种种迹象表明,许鲜北京诸多门店的“装修”,将重复着他在其它城市相似的“危机”。

跌倒的教训

自2016年起,生鲜电商领域屡有“噩耗”传出,像美味七七、青年菜君等。中国电商研究中心的数据表明,从2016年到2017年期间,国内一共有14家生鲜电商倒闭。

许鲜算是2017年第一家被曝出“有危机”的生鲜电商。这个领域的赢利仅有1%已为“行业共识”,因此,资本的支持尤为重要,但许鲜公开的融资新闻仅有两条:一条发生在2014年9月,“数百万天使轮融资”;另一条则为2015年,获得“A轮融资”。此后便再无融资消息。

如果许鲜一直专注于做校园市场,或许还能活下去,他同时透露,许鲜铺设的自提店成本很高,还要算上员工的固定开支等,“许鲜北京店的销售量一直很低,每天的单量在100但以下,平均客单价在25元以下。”而以太资本曾经计算过,一家生鲜电商的客单价在45~75元左右才有盈利的可能。这样的收支,让许鲜在北京市场有入不敷出的表现在所难免。

许鲜的宣传为“直采6小时送达”,但在北京这个市场,其生产地直采的比例很低,在新京报的一次调查中,许鲜的水果大部分从北京的一家水果批发市场——新发地进货。虽然O2O订货的方式能减少中间渠道,给购买者更为优惠的价格,但水果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选品的人,这种控制力远远低于有原产地直采的运作方式。

在北大的未名湖论坛上,有人因为无法忍受许鲜水果质量,建立了一个名叫“抵制许鲜,抵制垃圾水果”的帖子,时间为2016年3月,其中内容就反应了“在许鲜上买到过期水果,其表现不仅是水果的水分少,还有些已经变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生鲜电商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