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与顺丰宣布和解:丰巢数据共享达成合作
时间:2017-07-04 09:48:07 点击:次
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同日,京东再度放出消息与顺丰进一步合作。当天,京东方面发布信息称,京东全面接入顺丰旗下丰巢自提柜,年内将覆盖26个城市。目前双方的合作已经覆盖了13个城市,日均订单超过5万单。计划在年底之前将合作范围扩展至全国26个城市,接入一万台的丰巢智能快递自提柜。
由电商起家的阿里近年来在物流领域也大有动作,阿里业务也从线上往线下走;而从快递起家的顺丰近年来在电商领域也频频出击,业务从线下往线上走。双方在业务上从互补到更多的竞争,逐渐产生根本利益了冲突,在对物流、用户流、商品流、资金流和大数据流上的控制权的争夺矛盾日渐凸显,“长痛不如短痛”,这才是本次“封杀门”的根源所在。
菜鸟网络伸向快递公司的核心数据,希望整合更多快递公司直接数据,但对于顺丰来说,核心数据是企业命脉,失去客户数据只会使自己更依附于阿里系平台,自然是不愿意的。
这意料之中,因为早在一年前双方就开始了业务对接,并在今年5月底正式开始全面合作。首先,从业务互补性来看,丰巢的智能自提柜对京东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补充,这种快捷、方便的24小时无人自助式收货服务越来越受到了社区居民和校园用户的欢迎,智能快递柜的开放性,也已经成功接入了大量快递公司,并且受到了快递员的追捧,极大地提高了配送效率。
其次,从公司战略和业务来看,这也洽洽印证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名言。就目前态势而言,顺丰与京东尽管各自都有开展电商、物流、金融业务,但总体而言,双方还是处于“合大于竞”的状态;而顺丰与阿里系而言,自从有了“菜鸟网络”在淘宝、天猫与各大快递公司中间“横插一杠”后,双方逐渐由“合大于竞”开始转向“竞大于合”。
事情的背后我们发现了什么?
通过此次事件来看,菜鸟网络会考虑到如果在末端配送、包裹信息等无法与快递物流企业达成智能共享的共识,就很难解决最后一公里末端的难题。
就在菜鸟与顺丰之争爆发前不久,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刚刚为同业合作共谋智慧物流而振臂高呼。“一天10亿包裹数量,不会超过八年,估计在六七年左右就能实现。”5月22日,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马云说,去年快递公司纷纷上市,融到钱,但钱必须用到技术、人才方面去,实现智慧物流转型升级,并且要联合作战,才有可能解决未来每天10亿件包裹的问题。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中国的快递业务量已经突破300亿件,在世界占第一位。整个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全国已经突破五千万人,其中邮政和快递业是245万人,物流业已是整个国家吸纳就业最多的行业之一。
因此智能快递柜作为距离消费者最近的基础设施节点,通过资源开放共享及全开放的数据系统,可以实现末端物流资源共享的同时提升了物流服务水平。
谁能率先利用智慧物流转型,谁就能率先在整个快递行业成功换道超车。菜鸟总裁万霖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宣称,未来几年,菜鸟平台的大数据和算法将深入智能物流的毛细血管,有望为每一辆快递车和每一位快递员优化路径。由此可见,阿里欲用技术革新倒逼商品流通领域的产业链升级的雄心已经显而易见。
基于上述种种考虑,于是有了这么一出:7月3日,双方就数据共享合作形成一致意见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