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谁的未来更光明:现在你看好百度还是京东?

时间:2017-06-29 09:44:12 点击:
来源:艾瑞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反方:丧失“狼性”,BAT被颠覆并不遥远

当京东和百度的距离,只有区区1%的市值差距,这大概是很少被放在一起的两家公司最尴尬的比较。就像亚马逊的目标肯定不是成为谷歌,京东的目标显然也不会是超越百度。对于百度,作为曾经的科技和创新感最浓厚的互联网公司,沦落到即将被网购领域第二梯队超越的地步。

百度内心是否凄惶犹未可知,但至少账面情况并不乐观。2017年一季度,百度暂未扭转去年态势:营收1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净利润17.77亿元,同比下滑10.6%。相较于阿里巴巴385.8亿人民币,同比60%的增长,腾讯495.52亿元,同比55%的增长,百度落下的,不止是两个身位。

对于百度现状,外界有多种解读。一种观点,将其归因于错过移动化浪潮后的百度,追赶日趋艰难;另一观点,则归咎于百度的管理,李彦宏的大权独揽使企业管理层难以发挥应有作用,而内部派系斗争也广为诟病。

魏则西事件看似是公关问题,但这一事件前后,百度所展现的商业伦理之困、经营方式之粗、危机公关之滞暴露无遗。事实上,百度的衰落,恐怕并非始于魏则西,而是始于没有竞争对手的那一刻。

同为BAT的阿里,后方战场是常年甩不脱的京东;在战场前方的社交领域,从当年的“来往”到后来的“支付宝圈子”,马云的社交尝试可以说是费尽心机。虽不算成功,但我们依然能看到屡败还在屡试的冲劲。至于另一巨头腾讯,公司一直以崇尚内部竞争机制享誉全球,史上最赚钱的王者荣耀,就是内部竞争的成果。

而对百度,起码我们在其所展现的公司形象中,已很难看到这种锐气。根据最近《财经》对京东逆袭的总结是,“京东出现问题,是从它变成大公司开始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铁腕调整,从平和走向战斗,从大公司回到创业公司。”

这样的总结,对于百度来说也许更为扎心。百度衰落的原罪,可能正是因为其很早就已躺在“大公司”的舒适区。某种程度上,垄断的市场环境使得百度一直就缺乏李彦宏在此前致员工公开信中所渴望的“狼性”基因。

当然,百度并非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被称为“微软最有权势华人”陆奇的到来,成为百度能否翻盘的关键。伴随陆奇而来的,还有一系列改革:人事方面大刀阔斧,百度公司前副总裁、百度糯米总经理曾良被撤职,百度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辞职;业务方面聚焦主业,裁撤医疗事业部、全资收购渡鸦科技、度秘事业部升级为事业群、成立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等。

然而,改革并不易。即便是陆奇,也面临着空降高管如何适应、B与A、T的巨大差值又要如何赶超等问题。至于百度为之一搏的人工智能,行业大势下,AI蓝海渐成红海,在遭遇了此前危机的背景下,百度能否留住人才?从互联网公司走向人工智能公司之时,内外堪忧的百度又如何保证正处阵痛转型期的自己不被其他巨头超越?如此来看,前途似乎未如想象中乐观。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不能以市值论英雄。然而,无论如何比较,却更像是欲盖弥彰,因为将第一梯队的百度与网购领域第二梯队京东作比本身,更是反证了百度渐已掉队BAT的事实。

当然,逐渐掉队的百度只是一个样本。缺乏竞争从而形成的大公司病,并非互联网领域独有。当从创业企业走向大公司,如何对抗这种由内而生的“惰性”,是对企业家更艰难的挑战。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百度,京东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