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便利店这座“庞然大物” 似乎不会轻易被掀起

时间:2017-06-29 09:36:32 点击:
来源:亿欧 作者:刘旷

条评论打印收藏

街道上常见的小卖部,大到正规的日式连锁便利店如7-Eleven,便利店在国内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近两年随着“新零售”概念的提出,便利店行业迎来了创业和投资热,各种互联网+便利店创业纷纷冒出。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传统零售业态销售额增长最高的是便利店,并且连续几年居零售业业态增速之首,达到了8%。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也显示了便利店自2014年起销售额增长了17.7%,比连锁百强销售额增长12.6%高出些许,增幅为各业态中最高,并且在2015、2016年连锁百强销售额增幅持续下滑时依然保持了双位数的高速增长。

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正在发生改变。据尼尔森发布的《2016年中国卖场超市购物者趋势报告》显示,便利店的渗透率至2016年已上升了38%,相比网络购物的渗透率高了3%,消费者对便利性的高需求呈上涨趋势,他们的消费将会进一步从大型商店和电商向小型便利店渠道转移。

便利店的发展与人均GDP息息相关,据公开数据显示,当人均GDP超过5千美元时,便利店将迎来快速成长期,而当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时,将会进入爆发期,目前我过人均GDP已超过七千美元,其中有7省已跨过了一万元门槛。

基于以上原因,再加上便利店因网点密集、贴近消费者,和共享单车一样也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工具,便利店能得到资本的青睐也毋庸置疑。目前互联网+便利店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以全时、Today为代表的商圈O2O便利店

商圈O2O便利店走的是日式连锁便利店路线,特点是重资产、选址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商圈,主要消费者为白领群体。服务于商圈的O2O便利店基本是24小时营业,销售商品以当地特色鲜食或进口食品为主。此类型的便利店有全时、Today、购百特等,其中全时获得融资最高,已完成了亿元以上C轮融资。

相比传统便利店模式,O2O便利店通过推出APP实行线上线下互通的自营模式,可以适应较多消费场景。以全时便利店为例,其推出了基于微信支付的电子钱包以及外卖APP全时汇,而购百特则打造了购便利APP。通过客户端用户不仅可以及时了解便利店的优惠活动,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线上购买送货上门、线下购买线上支付等方式进行消费,线上反哺线上的形式不断扩大了便利店的线下服务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运营效率。

但此类型的便利店有一些难题需要面对。

首先,处于商圈的自营O2O便利店,除了和传统便利店一样需要面对昂贵且逐年上涨的店铺租金、水电等成本之外,还需要投入更多人力和成本。一方面便利店若要吸引用户使用线上购物,售价往往要比实体店低,如此一来利润本就不高的便利店收入更捉襟见肘,若投入和收支不能正比也难以持续;另一方面,高成本导致O2O便利店相比传统便利店更不容易扩大门店数量。

其次,处于商圈虽然流量大,但消费者进店消费的时间都集中在白天,即使增加了线上门店,服务范围依然受限。

二、以发到家、苏宁小店为代表的社区O2O便利店

随着社区商业经济的兴起,社区O2O便利店也成了一大热门。与全时等服务商圈的O2O便利店不同的是,门店集中在住宅区周遭的社区O2O便利店线上线下服务分开,并以线下实体店为核心,主打1小时送货上门服务。相比商圈O2O便利店,社区O2O便利店距离消费者更近,且能延伸向三四线城市。此类型以苏宁旗下的苏宁小店和泰润集团旗下的发到家为代表。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便利店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