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京东:一次又一次绝地求生的故事

时间:2017-06-23 16:05:37 点击:
来源:媒体训练营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京东618的大幕刚刚拉下,这或许是京东商城自创立以来,最绚烂的一次。

京东商城和其创始人刘强东一路走来,变得愈加强大,却也温情尽显。欢呼,唏嘘,感动,尊敬,智慧,坚韧。太多的关键词也许都不足以诠释那些血雨腥风的岁月。

正道成功

目前,京东的员工数量超过11万,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达达)六大物流网络,并在全国范围内拥有256个大型仓库,6906个配送站和自提点,以及7个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亚洲一号”。

刘强东经常说的一个词是“正道成功”。他说,过去一路被无数人耻笑,但现在已经证明了当初的战略正确。

“京东配送”作为京东的招牌,是其与阿里在电商领域分庭抗礼的核心竞争力。

不仅是十年磨一剑的自建物流,以及坚持为产品品质和消费者体验保驾护航,在京东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性的节点,刘强东都做出了正确的战略选择,所以在今年618京东迎来的大爆发,并非偶然,并不容易。

1998年刘强东背着父母,辞去在外企的工作,在中关村租下一个小柜台,售卖刻录机,柜台名叫“京东多媒体”。对于这三年的创业期,刘强东有很大的感触,他说过:“我创业前三年最大的痛苦,不是站在马路边上发宣传单遭白眼,不是挨冷受累,而是感觉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理解我,哪怕第一年就赚了三十多万,我在他们眼里依然是下三滥。”

六年后,也就是2004年,刘强东看到了电子商务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始放弃之前的连锁电器业务,转而开始在网上销售3C电器产品,成为一家专业的电子商务公司,此时的淘宝,也仅仅成立一年,这不得不说是最重要的一次转型,也是京东电商日后成就霸业的开始。

2007年年初,京东拿到第一轮1000万美元的融资后,刘强东便在一片质疑声中,开始自建物流。2007年7月,京东建成北京、上海、广州三大物流体系,总物流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这一超前的战略,确保了京东未来十年的送货优势。

但当时正是电商平台和第三方物流繁荣共生的时期。刘强东的物流显得格格不入。更何况,做物流本身就是一个无底洞,仓储、分拣中心、干线运输、配送站、配送员等环节缺一不可。

所以仅仅一年,京东的第一轮融资就花完了,而且还不幸赶上了金融危机。

当年,因为投资物流花掉太多钱,导致刚完成一轮融资的刘强东,马上开始寻找第二轮融资。他急需钱,紧急到若一周内拿不到融资,京东就会倒闭。为了拿到这笔钱,刘强东最多的时候一天见了五个投资人,但见了四十多家后却仍然无果。其额头上方从此也多了一撮白发。

最后在借了几笔过桥贷款之后,京东终于完成了2100万美元的第二轮融资。完成这轮融资后,刘强东继续把钱都用在了物流平台和服务技术上。京东的连年亏损与此不无关系,因为随着业务量的日益增长,物流也需要进行持续投入。

据刘强东后来回忆,京东最多时一年能亏到十几个亿。不过,像2008年那样的危机,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

2014年3月,京东接纳腾讯的投资,此次合作,使得京东获得了包括微信、手机QQ、微店、腾讯网等在内的多个移动购物入口,确保京东从PC向移动端互联网的成功转型。同年5月,刘强东抢先马云一步,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首日大涨14.5%,并成为仅次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的中国第四大互联网上市公司,这是京东又一次最为关键的战略步骤。

人间正道是沧桑在刘强东身上有了最好的解释。

团队和人最重要

刘强东根据他十多年的创业经历发现了一个基本规律,叫“一拖三”。

他曾说过,团队、用户体验、成本和效率,希望创业者们在设计自己的公司的时候都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你的团队有没有比别人强一点,你的用户体验有没有比别人好,有没有降低行业成本,有没有提升行业的效率。四点都做到了,我告诉你,终究会成功。不管干什么,你一定要回归商业模式本身。

刘强东说过,创始人对公司是要承担绝对的责任的,如果有一天京东的业绩和增长不好,涨不上去了,业绩大幅度下降,往往都是核心管理团队,特别是以他为首的核心管理团队出了问题,跟不上发展的节奏。任何一个人的资源、能力都是有一个极限的,每一家公司可能都有发展瓶颈的时候,团队和人很重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京东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