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区块链、互联网将成为未来重构金融的三股核心力量
就保险而言,王和认为,保险具有显著的社会性,保险的社会性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保险是典型的群众事业。“在保险管理过程当中,包括创新管理过程中,运用市场化的理念和技术固然重要,但是也要认识到在创新的过程中,还要兼顾社会性。因为市场会均衡,市场会出清,但是均衡和出清是需要代价的,而这个代价往往是由社会和消费者来承担的。我们强化金融监管,金融体系是安全了,但是安全背后的效率问题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王和指出,在金融业发展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要不忘初心。“我们要回望和坚守金融业的核心价值,金融业的核心价值或者金融业的核心诉求,是提升金融资源利用的社会总效率,实现金融利益分配的社会大公平。我讲的总效率,不是一个产品,不是一个企业,甚至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效率,是全社会的效率,是基于社会价值创造的效率。所谓的大公平,不是简单和狭义的市场公平,是更大范围和意义上的社会公平,就是全体参与者的公平,包括每一个个体。”
因此,保险业的创新应当着眼于提升总效率,实现大公平,围绕这个目的展开。王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监管博弈”,避免陷入监管博弈的误区。“这种反复博弈的成本,最终还是要由社会承担的。金融创新、风险管理的关键在行业,在于行业对前面提到金融的核心价值观的觉悟,并形成一种集体共识和行动。”
王和介绍说,中国人保在做一些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一直秉持一个思路。“我们在运用区块链做养殖保险的过程中,我们运用这个技术解决了养殖保险的问题,继而为农村金融、农业金融精准扶贫,营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同时为食品安全全流程、全过程的溯源管理提供了可能。更重要的是,为农业保险合规经营的监督创造了一个可能。”
最后,王和表示:“如果我们认同金融将从一个更制度的平台走向一个更技术的平台,金融监管必然要走向一种基于科技的监管。”
王和提到了一个观点叫“以技制技”,即用技术制衡技术。这个过程中,区块链技术在强化监管方面,应该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区块链有一种协调集体跟个体的关系,不可抵赖,不可篡改,都为我们强化监管和实现科技监管提供了一个技术实现的手段。”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