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十年变革,供应商从低质低价到成本透明,助推零售行业无差别竞争

时间:2017-06-16 14:03:22 点击:
来源:亿欧 作者:张思遥

条评论打印收藏

制造商变革是将物流建设、经销商服务、商品计划、门店数据采集等环节融合于自建B2B平台之中。他们瓦解了深度分销体系,将经销商等角色融入平台之中。同时扩大了零售商在价格、产品方面的操作空间,或将促使零售企业跨入无差别竞争。 

hangye-heikeji01.jpg

近十年来,零售业发生了诸多变化。大卖场业态被社区超市、便利店抢了风头,精品超市与折扣店谁更具竞争力未有定论,加上盒马鲜生、超级物种、无人便利店等新物种频现,零售商跨业态竞争成为必然趋势。不少零售商推行现金直采、开发自有品牌,试图从提升商品力中实现业绩突破。

但很少有人关注,零售业上游的供应商群体,是优化品类管理,实现品质升级的背后推手。

从行业规模来看,供应商趋向集中化、规模化生产。以毛巾品类为例,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行业总产量达到90.3万吨,同比增长3.18%。但年产量3000吨左右的毛巾制造商在2010年至2015年中减少了近50家。这些产能不强、品质低廉的厂家被逐步淘汰,“低质低价”商品随之淡出主流市场。

进入2017年,部分供应商开始向零售商公开商品成本,为他们提供定制生产。例如宁波启福龙鞋业将生产一双鞋所需的鞋面、鞋内里、鞋中底、鞋底、专利产品、绣花与装饰、商标与包装以及工价与损耗成本逐一列出,供采购自由组合。在家纺、塑料制品、餐具等品类中,也有永亮毛巾、汇基商贸等供应商推行成本透明。

这意味着,零售商的采购成本不再与企业规模、采购量紧密关联,类似于湖南步步高等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与门店数在十家左右的区域型零售商将拿到统一出厂价,对于中小型零售商来说,优势明显。

其次,定制生产使得零售商可以根据当地消费水平,顾客偏好、业态定位等因素定制精准投放的商品,从而提升商品性价比与差异性。

《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制造商变革是推动零售商转型的幕后英雄,他们促使实体店经营者在商品上走向无差别竞争。同时搭建B2B平台,将对接卖场的销售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协助实体店管理库存,链成产业链闭环。

零售商要从商品源头上寻求升级,制造商的十年变革不可忽略。

“低质低价”商品,使供应商、零售商双输

十年前,顾客的价格敏感度更高,且制造商多为小规模厂家,大环境使得“低质低价”商品占据市场主流。

以一款塑胶拖鞋为例,供应商在原材料中加入工业碳酸钙,增加产品重量是制造业公开的秘密。更有甚者,用回收的雨鞋塑胶料、针管料制造拖鞋,成品多有刺鼻气味。“实际上是欺负消费者不知道,质量过关的拖鞋一丝味道都不会有。顾客只看到价格便宜,却不知道品质缺失在哪。”宁波启福龙鞋业总经理林平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在传统采购模式下,零售商不愿意承担商品滞销的风险,要求供应商预留账期和换货机制,再加上进场费、通道费等多重附加成本,使得多数零售企业默认了“低质低价”。因为推新品、中高端商品的动销率在当时难以保障,供应商为了避免大批量换货的风险,只能长期向零售企业提供低价商品。

但是,“低质低价”商品是限制零售商与供应商发展的障碍。对于大多数零售企业来说,在2010年前通常为传统采购模式,采购员坐在办公室里等本土供应商送货上门,既有额外费用收入,还有实销实供的退货保障。看上去百利无一害,实际上使个体零售商始终无法与当地同类型卖场形成差异化。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关键字: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