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东坡CEO罗明:传统配送商正在崛起
日前,在“新零售,新生鲜”2017产业创新论坛上,蔬东坡创始人罗明发表了《传统配送商的崛起——新零售生鲜电商探索之路》的主题演讲。罗明表示,以前很多生鲜企业到今天活的不是特别好,相反传统配送商正在慢慢起来,可见在互联网,至少在生鲜领域不是一剂万能药。正因为互联网打破了以前信息垄断,越来越多的传统配送商能够迅速做大。
同时,罗明认为生鲜产业链结构的规模每年都在翻滚和扩大,在传统配送方面,目前每年配送额超十亿的企业就超过50家,而且这些企业发展越来越疯狂,以后将会形成“大鱼吃小鱼,大企业兼并小企业”的结构。
以下为演讲实录:
2015年,我们认知供应链是从O2O角度切入,准确说是从2014年开始第一批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和手段来切入改变整个生鲜供应链行业的企业,以前很多融资的企业到今天活的不是特别好,相反传统配送商正在慢慢起来,可见在互联网,至少在生鲜领域不是一剂万能药。
例来说,望家欢、康源、千喜鹤、亚食联,包括宏辉果蔬都是一年营业额超过十个亿,在中国非常有影响力的生鲜配送企业。宏辉果蔬是一家上市企业,市值最高的时候有100亿左右(现在只有30亿了),每年营业额是九到十个亿,目前是永辉的供应商,同时也是京东生鲜的供应商。
那么,这几年行业都有啥变化?
生鲜供应链这几年要说最实质的变化,从产业结构层来讲,已经有别以前了。
中国之所以没有像美国那样出现思科这样的垄断巨头,是由于中国之前的产业结构相对来说非常不完备,由于最早一批城市规划时,没有规划到位,直到2008年以前中国的批发市场都是座落在城市中心位置的,所以第一批餐饮企业发展实际上不需要一个完整产业链结构。但是这几年由于政府地价比较高,鼓励产业链往外搬迁,所以就衍化到现在,甚至以后。
我觉得从生产商到批发商、配送商、到半成品加工商,中国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生鲜产业链的结构。
中心批发市场作为一级批发市场存在,主要容纳的是批发商,基于批发商,下一级是很多的配送商,这一级配送商用互联网去改变中间环节,另一个是半成品加工商,生鲜界是唯一一个以每年300%的速度往前发展的行业。
这来源于强劲的需求,在于很多做大客户配送的企业,比如学校类型的用户,每天早上需要准备三千人的饮食,厨师十几个,已经不可能雇佣兼职打荷人员,因为短暂成本非常高,所以倾向于半成品加工企业给他们配已经加工好的东西。这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结构。
这个产业链结构的规模每年都在翻滚和扩大,在传统配送方面,目前每年配送额超十亿的企业超过50家,而且这些企业发展越来越疯狂,每年达到3-5个亿也有100多家,每年达1亿的也有近千家,每年配送额有3-5千万和10万左右的配送企业,也会大于3千家,以后将会是大鱼吃小鱼,大企业兼并小企业的结构。
这个产业链结构的规模每年都在翻滚和扩大,在传统配送方面,目前每年配送额超十亿的企业超过50家,而且这些企业发展越来越疯狂,每年达到3-5个亿也有100多家,每年达1亿的也有近千家,每年配送额有3-5千万和10万左右的配送企业,也会大于3千家,以后将会是大鱼吃小鱼,大企业兼并小企业的结构。
产业链优势是整个生鲜行业里的利润挖掘机,你做得越大,损耗边际就会越低,因为这时残次品通过产业链的下游消化到很多地方。我认为在中国可能不到10年一定会出现一轮非常快速的整合,把后端这些配送企业按照区域化。用互联网改善生鲜供应链的效率,怎么做呢?目前环境下和之前相比确实有一些改变: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