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新零售时代 大数据驱动物流变革

时间:2017-06-13 11:46:47 点击:
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作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条评论打印收藏

针对传统物流业的弊端,促进物流组织管理模式向供应链管理阶段迈进,促进行业组织模式和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实现整合资源、优化流程、精益管理可谓是物流企业提升有效供给能力的必经之路。

现代物流企业首先要运用供应链集成的思想优化内部业务流程。包括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将自身具备的物流功能进行最大程度地集成化,致力于缩短运输时间和降低中间成本。这要求物流企业从提供商思维向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发展,从客户角度出发,以物流业务为核心,注重增加客户价值与服务水平,在改造流程的基础上增加增值服务项目,提升优质服务的供给水平。

当然,转变思想只是第一步,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要建立适合供应链运作的信息支持平台。这是因为,新零售时代的物流要求更精准地预测销量,调拨库存,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优质的服务体验将商品送至客户手中。

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依赖于对大量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及时的更新。物流企业和供应链中任何一个节点之间都需要信息沟通,而这些信息可能会存在于不同架构的平台之中。因此,在实现精益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数据的整合是重中之重。

如前所述,传统物流的一大弱势就是中间环节过多,供应链资源配置不合理。数据显示,中国的商品平均搬运次数是7,也就是说,一件商品平均要转手7次才能到达消费者的手里。

当下,很多物流企业开始以“互联网+物流”的方式来减少搬运次数,基本做法就是通过网络平台以及数据分析来协调货物和运力间的配送关系,使物流节点实现快速的无缝对接。其核心就是建立面向全供应链条的物流数据信息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将整个供应链系统顺畅地连接起来,并且形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链。

以京东物流为例,京东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能够非常精确地预测到各个地区产品的需求量,从厂家到市级,或者某个地区的仓库,然后直接分发给消费者,搬运中间环节仅需要3次;同时,通过对消费者行为数据的分析,继而做到高精度地预测一定时间节点内在哪个地区需要多少商品数量,将预测销售数据反馈给制造商,以指导厂家的线下生产,或者直接从厂家调货到当地,真正实现零库存。通过大数据支持下的供应链管理,京东物流将线上销售、线下生产以及配送融为一体,使得商品生产、流通、服务的效率均得到极大的提升,不仅缓解了物流的压力,也降低了生产商的库存风险,可以说已经非常接近“新零售”时代对现代物流服务的高要求。

分享经济,物流业的新风口

从交通出行到住宿,从网约车到单车、充电宝,分享经济已经深入我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显示,我国参与分享经济活动总人数目前已超5亿人,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分享经济的受益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人们相信,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都将享受到分享经济的红利,为行业生态营造出创新的格局,传统物流业的转型探索也从中获得了灵感。

分享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可以说是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一种方式,当下,不同行业领域的跨界融合发展正成为分享经济的一大趋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说过,物流的最大魅力是整合,传统物流业的转型就是要通过整合不同供应链条上的闲散力量,提高物流业社会组织化的能力,同时通过优化供应链的组织模式把若干小企业组织在一个平台上,这样不仅使流程高效有序,还可发挥中小企业自身的灵活性。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物流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