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江湖混战:电商沉浮下的割据与垄断
据记者了解,在顺丰内部,几年前就陆续设立了电子商务、供应链等好几个事业部,并推出快递物流、电商物流、汽配物流、食品医药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国际电商服务等更多综合服务,希望为客户打造一站式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
在顺丰的掌舵人王卫看来,顺丰做上述的很多业务虽然没有什么经验,但却是现在必须做的,因为一些大的集团客户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们希望把自己所有的物流服务都外包给一家物流公司,打通整个供应链。“国际四大快递巨头今天的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就可以作为顺丰未来中长期发展的参考,国内目前那种分散招商,大宗物流给一个供应商,快递给一个供应商,仓储、电商配送等又给一个供应商的操作模式,在不久的将来就可能会有所调整,因此,现在就必须投入资源去做好。”
通达系的跟进
最近几年,顺丰已经不是唯一这么想的快递企业了,去年陆续实现上市的通达系快递公司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圆通登陆A股的当天,圆通速递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喻渭蛟就对记者表示,上市之后,公司将丰富产品结构、完善产业布局,将圆通打造为能够与欧美行业巨头比肩的综合物流供应商和供应链集成商。
随后,中通快递在纳斯达克敲钟时,其创始人、董事长赖梅松也表示,上市并不是中通快递的最终目标,而是成为一家全球一流的综合物流服务商。
“大型快递公司向物流发展是大势所趋,ups、fedex等国际快递巨头也都是这样的发展路径。”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告诉记者,事实上国内几家民营快递企业在各地租用和购买仓储资源的布局从去年就开始了。
这样的转变与成本的上升也不无关系。“民营快递扎堆争相上市,与目前竞争同质化、成本不断上涨、企业的利润率不断下降也有关。”徐勇对记者指出,很多小快递企业已经严重亏损被挤出市场,未来市场需要进一步细分,大型快递企业向综合物流转型,中型向专业化转型,小型向个性化转型,重要的是一定要形成差异化,找准定位。
海外新战场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是,几年前高速增长的电商行业,如今已经显现增速的明显下滑,自2014年53%的增速后逐年下降,2014、2015年分别为33%和29%,这无疑也将影响国内快递业务量的增长。
2017年的快递行业一季度数据就显示,一季度快递业务量增速为31.5%,3月只有28.1%,对比2016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速56.4%,快递行业似乎也进入了降速时期。
不过,随着跨境电商的火热,各家快递企业又瞄准了海外的新战场。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的国际快递业务量完成6.2亿件,同比增长44.9%。
就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圆通速递的主要管理层和来自全国的数百名加盟商就聚集在了浙江义乌,参与“2017新快递物流发展大会”的公司内部讨论。
与此前的公司年会不同的是,这次会议还邀请了来自多个国家的快递公司代表参加,因为圆通速递发起的“全球包裹联盟”正式启动,这也是唯一一个由国内物流快递企业发起的国际化物流快递联盟平台。
圆通速递总裁助理胡瑞琦对记者透露,首批联盟成员来自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共50家网络加入联盟,主要是在各国所属行业领域内位居前列的快递及产业链企业,比如来自土耳其的联盟成员PTS Worldwide Express,在土耳其国际快递行业中排名居首;来自阿联酋迪拜的Universal Express Group,是阿联酋创建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快递企业;其他知名企业还包括韩国的CJ公司、日本的Seino,中国台湾的速达等。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