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渠道与实体零售渠道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与对策
1.“平台电商+实体零售”模式。这种模式以阿里与银泰的“平台电商+百货店”和阿里与三江购物的“平台电商+超市”为代表。2013年5月,阿里与银泰共同打造“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同年10月,两者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线上线下融合。2017年1月,阿里启动银泰私有化,标志着阿里“新零售”开始加速沉淀。阿里拥有强大的在线商务生态系统和完善的互联网支付技术,能帮助银泰和消费者实现快速交易。
“平台电商+实体零售”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实力雄厚的电商企业和资源丰富的实体店的强强联合,线上线下渠道之间互相关联、互相促进。
2.“自营电商+平台+物流”模式。这种模式以京东与快客等的“网上商城+便利店”和京东与沃尔玛的“网上商城+超市”为代表。2016年11月末,京东推出了“京东物流”全新的品牌标识,要做中国商业社会基础设施提供商,建立向社会提供仓配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京东物流云服务和京东快递服务等三大服务体系。这一举措有利于京东线上收集订单,线下利用自身强大的物流为便利店提供线上线下、多平台、全渠道、全生命周期、全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产品。2016年,京东发布“双11”战略,与沃尔玛合作参与和阿里的竞争。京东与沃尔玛合作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实现即时配送、完善售后服务、响应消费需求。
3.“自营+线下体验店”模式。这种模式以聚美优品和当当网的“网上商城+平台+线下体验店”为代表。聚美优品原本是一家垂直行业的B2C网站,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线上美妆网购的信任度及提升线上人气,在前门开设了首家体验店。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品牌厂商借助其大数据分析、流量、移動支付等优势,从而使得双方互利性更强、合作更深入。2015年7月,当当网与步步高合作开设线下体验式书店,同时步步高在当当网开设云猴全球购频道,实现双方商流、客流等资源的共享。
(二)以实体零售为主导的线上线下融合
消费市场低迷、电子商务冲击、微信参与竞争,渠道日趋多元化,消费群体被瓜分,市场竞争激烈,经营成本持续增长,利润持续下滑,诸多因素影响使得零售企业开始担心市场被电商加快占有。于是实体零售企业纷纷尝试触网,转型升级是必然的选择。
1.“百货店+线上”模式。具体包括百货店自建网上商城,推出APP、与电商牵手、与社交网络联手打造微店和开发应用平台等。百货店自建B2C商城推出APP购物,如百盛、汉光、翠微、城乡、山东银座等。但是由于网上商城和APP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有待加强,加上百货商场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其功能虽强大,但使用率却不高。
2.“超市+线上”模式。具体包括自建网上商城、与电商合作、微信营商等。如步步高超市打造“网上下单+仓库发货+超市自提点提货,网上下单+实体店打包+实体店送货,实体店购物+手机支付”等线上线下模式。
3.“购物中心+线上”模式。具体包括开通APP,与电商、社交平台合作等。如中粮大悦城推出APP,开拓会员招募渠道,增加会员粘度和消费满意度。天津大悦城启用APP营销,发放20万现金红包,当天APP下载量超过10000次,注册会员量突破5000人拉动全馆销售同比增长200%。
4.“专业店+线上”模式。具体包括自建网上商城、与电商战略合作、在电商平台开旗舰店、与腾讯微信合作等。为了争夺线上市场,苏宁推出了“一体、两冀、三云、四端”的O2O模式:一体即商品经营顾客服务,两冀即场景O2O运营和线上开放运营,三云即物流云、数据云、金融云,四端即POS端、PC端、移动端、电视端。
电商渠道与实体零售渠道融合发展的对策
上文所列举的电商渠道与实体零售渠道融合发展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同价策略难实行、线上线下缺乏引流、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融合发展对策。
(一)以差异化经营来推进线上线下融通
商品流通的全渠道,为消费者的任意选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为了以最优价格购买到心仪的产品,消费者通常要在多个渠道比较品牌、质量、外形、价格、优惠活动等。花在比价上的时间成本增加,降低了消费者购物过程的愉悦感。因此,部分企业不得不实行线上线下同品同价策略,虽然降低了消费者购物的时间成本,但使运营管理变得更加艰难。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