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从国外经验看如何选择物流园区

时间:2017-03-24 09:24:06 点击:
来源: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目前,中国发展现代物流的积极性和热情被唤醒,物流园区开始出现并被列入大力发展的产业范畴。物流园是国际物流的新兴产业,中国也在探索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对于我国外贸企业来说,入驻物流园区,可以获得物流园区提供的各种便利,诸如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等。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物流园区尚处在起始阶段,各种配套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县城也在规划自己的物流园区。那么,外贸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物流园区呢?从国外物流园区建设的先进经验,我们或许能有所获得。

境外物流园区的先进经验

在建设物流园区经验方面,德国、日本和中国台湾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根据他们的经验和物流园区的功能,有国际物流专家把物流园区分为四大类:按功能的完备性,可分为综合性物流园区和专业性物流园区;按物流服务地域,可分为国际性物流园区、全国性物流园区、区域性物流园区和城市物流园区;按服务对象,可分为生产企业服务的物流园区、为商业零售业服务的物流园区、面向全社会的社会型物流园区;从专业化的角度讲,可分为行业物流园区和第三方物流园区。

日本的物流园区建设历史稍长,建设较早的日本东京物流园区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主要目的而设计的。他们在建设物流园区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重视规划;二是优惠的土地使用和政府投资政策;三是良好的市政设施配套及投资政策。

德国是世界交通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对于他们来说,当前的任务是优化利用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潜能。德国政府的做法就是整合各种运输方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蔓延,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能力。德国一般采取联邦政府统筹规划,由政府、市政府扶持建设,公司化经营治理,入驻企业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德国纽伦堡物流园区作为交通枢纽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向物流园区发展,占地3.37平方公里,一期开发2.17平方公里,二期(现正在开发)1.2平方公里。建设的主体是由政府支持的股份公司,建设治理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和企业贷款。建设治理物流园区股份公司的职能是开发土地、公用运输、设施建设、大型设备租赁、公用设施维护、与有关部门协调等。物流园区产生的功能,是由入驻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国际中转物流、地区性物流、城市配送服务,同时为再生资源的运送、加工提供服务。目前入驻该园区的第三方物流公司30余家,作业量910万吨。

物流园区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日本、德国等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德国权威机构研究,未来10年,即使像日本、德国这样运输业高度发达的国家,物流园区的建设仍然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这是基于物流园区出现以后,对使用园区的企业乃至邻近城市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减轻了物流对城市交通的压力,减小了物流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了物流经营的规模效益,满足了仓库建设大型化发展趋势的要求,满足了货物联运的要求。

在德国,联邦交通、建设和城市事务部有两大基本目标,其中之一的“机动性”就是针对交通运输来说的。联邦政府承诺将对综合运输的投资从当前每年的6250万欧元增加到11500万欧元,并且将启动相关战略,把大气污染、气候变化、噪音污染以及交通拥堵等问题纳入到成本考虑范畴,从而使对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性评价更为透明。物流业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地位,使得联邦政府希望进一步提升德国物流的国际形象。通过改善货运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条件,开展基础性和深度的培训活动,为德国物流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物流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