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从年报看京东早衰风险:核心物流体验显疲态

时间:2017-03-06 09:32:27 点击: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多年巨额亏损其实算不上京东的问题,刘强东现在担心的应该是京东增速持续加速下跌。从体量来说,以仅占阿里18%的全年交易总额(GMV)规模,即在“一鼓作气”之后出现“再而衰”,问题根源可能在于京东的模式本质,这才是战略性的难点。

阿里、京东这两家电商巨头都十分优秀,堪称企业界的龙凤,然而背后的经营思想却有不少差别,比照观察,更富意义。目前断言京东的风险固然为时过早,但梳理分析其中的逻辑,则仍可以给中国商业界带来丰富借鉴。

阿里的市值几乎是京东市值的六倍,营收增长速度仍然保持在50%以上,巨人跳舞、步伐轻灵,反观京东方面,GMV和营收增速双双下跌。

3月2日,京东公布2016财年年报,显示增速连续两年加速下跌。京东2016全年交易总额(GMV)为6582亿元人民币,GMV增速在2014年为107%,2015年下跌至84%,2016年下跌至47%。与去年相比增幅近乎腰斩;如果从收入角度来看,京东在此前已连续经历了七个季度增长的下滑。从2014年4季度到上一季度,其收入增长从73%一路下滑到38%,也近乎腰斩。

盈利方面,年报显示,京东2016年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实现净利润10亿元人民币。此前京东连年巨亏,2014年亏损50亿,2015年亏损达94亿。2016年京东净利率(non-GAAP)为0.4%,2017年的目标是0到1%。

实现了盈利十分可喜,尽管盈利数据未达到市场预期。也证明了此前热议的所谓的亏损其实不是问题。

但目前却京东身后却隐现着一个真正的难题,即增速疲态背后的真正原因。

具体来说,首先是作为京东的立足之本是核心业务和核心物流体验显出疲态。

年报显示,京东2016Q4的增长还有并购一号店的助力,原业务增长应该只有40%左右。此外,京东3C家电业务占比增加、核心品类交易额占比持续削弱,目前已经不足一半。京东的立足之本是3C家电,其行业瓶颈期意味着线上增长已成强弩之末。以手机为例,权威数据报告公司GFK对手机类目在2017年的预测为-0.1%的负增长,而线上手机的渗透率也已阶段性触顶,于22%至26%区间滚动。对于近一两年线下长起来的vivo、OPPO等品牌,京东掌控力不强甚至面临挑战。相应的,非3C家电业务比重持续大幅上升,2016年四个季度分别为47.8%、48.2%、51.3%和52%。这意味着,京东核心品类,即手机、家电、办公、3C数码等自营业务的增长接近瓶颈期。

在追逐非3C品类业务同时,如何确保3C品类的阵地不被竞争对手抢夺,可能是接下来京东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也是京东近年来极力发展第三方平台的原因。但这条路能否行得通?尚需时间来验证。商超、服饰和日用品等非标商品近年来受到了京东的看重和大力支持,但京东在非标产品经营方面本来并不具备优势,更何况上述品类早已经是各家电商平台角力的主要战场。

其次,与平台商家的关系,京东在重复苏宁的老路。年报显示,2016Q4京东应付账款周期为52.6天,而2015年1季度,2016年1季度,2016年2季度,2016年3季度账款周期分别为41.9天,46.3天,49.8天,52.1天——时间不断延长,说明京东平均占用供应商或商家货款时间近两个月。年报同时显示,除开剥离京东金融等亏损业务的因素,京东在2016年的净利率(non-GAAP)增长主要来自自第三方平台毛利率的增长。两项数据对照观察可见,京东第三方平台毛利率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向商家配售贷款产品而带来的利息收入。

京东的核心品类即3C数码家电或恐遭遇行业瓶颈,持续高压下则会加剧供应商的萎缩,进而影响到京东自营平台的增长;对第三方商户的高压,也同样影响到京东力图拓展的第三方平台的增长。这是京东盈利所隐藏的悖论。

以仅占阿里18%的GMV规模,即有早衰之势,问题根源可能在于京东的商业模式本质。

京东属于网上零售者,对商品采购、仓储、物流到末端配送全程掌控,核心竞争力在于依赖于此的用户体验和整体效率。京东实质只是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商品分发渠道之一,那么这个渠道越短、越快速,成本就会越低,也就越高效。

然而京东的渠道本质决定了增长与效率、体验之间本身存在矛盾和悖论。自己做产品采购、网站、支付、仓储、物流和客服等所有环节,任务异常繁琐,难以实现与控制,规模的增长会给这一系列环节带来几何级的难度增长,极大影响消费者端的体验,再加上盈利压力越来越促使京东与上游厂商争利,最终影响到增长本身。这最终构成体量的天花板、发展的天花板。

诚然,京东在这方面的运营能力堪称卓越,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京东网未必比东邪更有思想、必比西毒更有狠劲、未必比南帝更好出身、未必比北丐更有势力,但他的武功就是快、快、快、快、天下最快,这是它在电商丛林里崛起为巨头的凭依。

然而,商业规律已经大致规定了天花板的位置。京东能否跳脱地心引力,尚待观察。

实际上,从完全自营到半自营半开放平台,京东一直在经营模式上摇摆。给商家做销售管道能否弥补京东模式的硬伤?自营和开放平台左右手互搏影响几何?这些都值得深思。

技术和商业环境变化,同样给京东带来压力京东。

互联网正在快速向云和数据时代平移,京东却瞠乎其后。媒体此前曾报道,由于技术上的先天缺陷,京东对人效的利用已接近极限,一个普通采销管理的极限是数百个SKU,每次大促销,拣货员每天在仓内相当于跑一个马拉松。其自动补货技术内部始终未跑通。由于在移动端未能提前布局,在移动用户获取方面京东严重缺乏手段。此前为了弥补这一点,京东选择联手腾讯,但数据不算十分理想。京东在最新财报里强调要实现“技术转型”,动因或在于此。

商业消费本身也正在变化,线上与线下正在打通、内容和生活方式成为凝聚用户的纽带,单一渠道模式恐怕难以再直线冲锋。 

关键字: 京东,年报,核心物流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