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双十一”千亿级消费背后 谁在推波助澜?

时间:2016-11-16 11:14:59 点击:
来源:互联网 作者:许茜

条评论打印收藏

消费类金融的想象力

“白条”诞生于2014年初,“花呗”于去年“双十一”时问世。消费类金融——这一刚刚出道的“新人”,虽然在拉动消费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却远远落后于其“前辈”理财产品(如余额宝)的发展进程,在市场、用户等方面却依旧存在较大差距。

这一点在李超看来,原因在于,目前的互联网信贷产品还没有完全适应互联网生态。“消费金融要基于在线消费人群的需求去设计产品。”李超认为,符合互联网生态的信贷产品要具备三大特征。其一,产品零利率。发贷机构要能从另外一个维度获得收益,弥补利息的损失,可以是品牌提升、用户黏性等层面;其二,货币弱化,让用户没有意识到在使用信贷类产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比如,在使用余额宝时,消费者已经很难感受到在购买理财产品,主观上不会认为是在投资或理财。其三,覆盖尽可能多的消费和生活场景,贴近用户。

而当消费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它便不止是一种产品,它背后所蕴含的数据资源则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李超预测,当平台能够实现生活全覆盖时,社会各层面的运营机制便可以实现数据化。这一数据化价值体现在,可以更加直观地分析出人群的需求,为相关单位提供决策支持、信息服务等。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关键字: 双十一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