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通达系”新资本战
首先,国内民营快递的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今年上半年邮政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前6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的业务量累计完成132.5亿件,同比增长56.7%。其中,民营快递增长继续保持高位,业务量同比增长61.5%。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国内民营快递的市场份额更是首次突破九成,达到90.1%。此外,最新一期的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快递服务企业的业务量累计已完成211亿件,业务收入累计已完成270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4%、43.9%。
其次,国内民营快递企业迎来上市年。今年掀起的快递企业上市潮,极大地将民营快递行业当前的竞争格局进行升级。根据记者梳理,除了以顺丰、圆通、申通、中通、韵达这五家民营巨头组成的第一梯队顺利登陆A股市场之外,以百世物流、天天快递、全峰快递等组成的第二梯队也正在加快资本竞逐步伐。根据公开资料,百世物流于今年6月完成了最新一轮约50亿元的融资,主要投资者包括中信产业投资基金、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天天快递继今年2月份完成6亿元的A轮融资后宣布称将于6月底前完成规模为7亿至8亿元的B轮融资(目前暂未公布),并可能在年内上市。全峰快递则于10月31日获得近20亿元的战略投资,主要投资者为青旅联合物流。
民营快递企业心照不宣地在今年打响了这场轰轰烈烈的资本战,大有引发行业“洗牌”的架势。一位快递行业资深分析人士表示,资本战背后反映了快递行业的集中度未来将会进一步提升,“提升行业集中度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快递企业均遭遇了资金压力,选择上市成为共同的选择。”
显然,以顺丰和“通达系”为代表的民营快递企业走在了这场战争的前沿。如果将从推出上市方案到成功过会视作其加入资本战的筹备期,那么在此前近一年的时间里,如何赢得主动权成为五家民营快递巨头最为关心的问题。
所谓掌握资本战的主动权即是一种效率的体现,简单的解释便是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从二级市场获得资金。在这一层面的竞争上,中通快递占得先机。
不同的上市方案将“通达系”分成两个流派——申通、圆通、韵达组成的A股借壳上市派,以及中通另辟蹊径的美股IPO派,但后者却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了最高资金。上图显示,A股借壳上市派成员面临着借壳成本主要包括壳资源成本以及牵扯到的壳资产置出成本。其中,壳资源成本最大,这会对借壳上市的企业产生股权稀释的直接影响。若以重组停牌前20日线的价格为参考,圆通、申通、韵达的壳资源市值分别为57亿元、60亿元、33亿元,对应稀释的股权比例分别约为24%、26%、15%。相较之下,选择赴美IPO的中通便省去几十亿元数量级的壳成本。
而在最重要的上市募资环节,中通也优势尽显。根据借壳方案,圆通、申通上市募集的配套资金数额分别为23亿元、48亿元。韵达则因受到证监会今年6月新规对借壳上市重组案取消募集配套资金的限制,无法从此次借壳上市中融资。赴美上市的中通快递凭借其IPO募资的特点,顺利地在美股市场募集了高达95亿元的资金。
事实上,“通达系”已经握有的现金流并不算拮据。同以2015年的数据为例(考虑到申通目前披露的现金流量仅截至2015年底),2015年年底,圆通、申通、中通、韵达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7.28亿元、8.63亿元、18.67亿元、10.71亿元。且同期,圆通、申通、韵达的货币资金分别为5.41亿元、1.23亿元、3.48亿元(中通当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52亿元)。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