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段时间 将是巨头收割内容电商的时候
不,上述内容只是之一,你有没有想过,当巨头掌握内容电商流量的时候,对于品牌方又意味着什么?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捋明白一件事。
绝大多数人在看待内容电商当前困局的时候,都是从内容创业的角度来看,但我们是从零售的角度来看。
内容电商的根儿不在内容,在电商,电商的根儿是零售。
所以,这个方向在表面上是内容电商,换算到零售思维,则是选品为王。
中国的商业体系,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其发展主题先后经历了批发为王、KA为王、深度分销、终端为王、PC电商、全渠道(含移动电商及O2O),到如今,终于到了选品为王了,以前多个时代,归结到一点,都是渠道变革,现在,内容电商的火热,背后只是因为渠道红利变薄之后,选品(产品)需要发挥作用了。
亚马逊中国新任总裁张文翊上任之后,提出了大选品时代,跟我们提出的选品为王是一个思路,据“什么值得买”一位高管估算,国内内容电商带动的海淘商品中,80%来自亚马逊,他们也发现,国外的商品,更新奇特,更容易做内容电商。
所以,当前,推荐型的内容电商,对于国内品牌来说似乎不利啊。
当然,国内品牌早就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产品创新,做出更多细分产品出来,这也不用多说。
需要说的是,这些品牌的塑造方法,可能要发生很大的改变了。
当零售平台与媒体内容融为一体的时候,品牌方的操作手法,就得适应一下新业态了。
阿里前段时间发财宝,第一句话就说,阿里已经不是一家零售公司了,刘强东虽然还说自己坚持作为一家零售公司,但未来的方向肯定是科技零售,苏宁也是如此,亚马逊早就是科技公司了。
对于他们来说,零售都是基础业务,大数据云计算金融内容产业这些布局,都让他们在发生一些根本变化。
科技的东西先不过多探讨,仅是内容布局,你会发现,他们的APP都有一个频道叫发现,内容来源都是开放型的,品牌方现在跟他们的合作还只是CPS分成模式,当他们的影响力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只是分成了。
而这个影响力的程度,来源于自媒体(新媒体)的迁移速度,从微信迁移到这些巨头平台的内容社区里。
微信,毕竟不是电商的沃土。
不知道,五年后,微信是否会因为当初有机会建立却没有建立一个最强大的商业品数据库而后悔。
电商平台,已经不是当初的平台;媒体,已经不是当初的媒体;品牌,也不再是当初的品牌;经济环境,也不再是当初的经济环境。
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中国电商,或者是中国商业的基本面,都已发生根本变化。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