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贸物流八大重点领域运行情况
在供给侧,电商物流县、乡、村网络和电商物流服务能力逐步完善和提高,极大地改善农村市场消费需求和结构,丰富和拓展农副产品销售空间,为各地农业品牌优势,做大、做强本地农业提供基础性保障。在需求侧,广大农村网民既是电商商务的消费者又是生产者,随着互联网的加快普及,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电商物流网络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在不断增强,电商物流推动商品“下乡”和产品“进城”作用逐步显现,商品双向流通格局正在形成。
3.
冷链物流不断发展壮大
(一)冷链物流需求空间广阔
2015年我国蔬菜产量7.9亿吨,水果产量2.7亿吨,肉类总产量8625万吨,禽蛋产量2999万吨,牛奶产量3755万吨,水产品产量6690万吨,2016 年1-5月中国乳制品产量为1136.2万吨,同比增长3%,其中液态乳1024万吨,同比增长3.9%,冷冻饮品130.9万吨,同比略有下降,总体来看,农副食品和食品制造业冷链物流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空间。
(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快速增长
2015 年,全国新增390万吨全国冷库,冷库保有量达到3710万吨,折合927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2.6%,其中华东地区冷库容量占到全国40%,西北地区冷库分布广泛,河南、陕西、陕西、江西、宁夏、贵州、青海中西部省份冷库容量增势迅猛;2015 年,全国冷藏车和和保温车保有量达到9.34万辆,同比增长23.1%。冷链企业规模快速增长。2015 年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冷链业务收入达到173.9亿元,同比增长17.3%。
(三)铁路冷链物流实现新突破
铁路总公司加快推进铁路冷链全程物流服务,今年1月份首次开行专用冷藏集装箱班列,由烟台站始发,运行2798公里,89个小时,途径山东、浙江、河南、湖北、广东、广西6省,最后抵达南宁南站。2 月份开行广西北部湾至北京的海鲜专列,首次通过铁路冷链物流将东盟海鲜运往内地。随着广西铁路冷链物流的发展,需求量迅速增长,铁路冷链运输已经从不定期开行向常态化定期转变,5月底实现三天一列,6月份为一天一列。
4.
医药物流需求稳定增长
(一)药品流通市场规模稳定增长,但增速进一步放缓
2015 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较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3323亿元,同比增长8.6%,增幅回落0.5个百分点。
(二)医药物流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15年前100位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68.9%,比上年提高3.0 个百分点,药品批发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的效益逐步显现,现代医药物流发展和“互联网+”模式的推广应用,带动了行业业务模式、服务模式的持续创新与优化。
(三)B2B 类医药电子商务占据主导地位
伴随着互联网的推进,医药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军电子商务领域,网上药店、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平台数量增长迅速。
截至2015 年底,全国累计有517 家企业拥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与上年相比增加164 家。其中,25家平台具有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交易证照,比上年增加9家;106家企业拥有批发交易类B2B证书,新增33家;386家企业拥有网上零售类B2C证书,新增122家。
5.
跨境电商物流长期向好
今年年初,国务院在杭州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基础上,新增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广州、成都、大连、宁波、青岛、深圳、苏州等12 个综试区。综合试验区主要任务是建立以信息为基础、以信用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的跨境电子商务新型监管服务模式,构建“六体系两平台”(信息共享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智能物流体系、电商信用体系、统计监测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以及线上“单一窗口”平台和线下“综合园区”平台),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发展。目前,绝大部分试点城市已公布工作方案,并着手推进政策落实。
上半年,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业务量规模增长强劲。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出口(B2C 模式)22.5 亿元,同比增长5.7 倍,保税进口19.3 亿元,同比增长4 倍,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弥补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进出口低迷、进口下降的不足,在综合试验区的带动下,上半年浙江省跨境网络零售出口22.3亿美元,同比增长35.8%。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51.3亿元,增长94.6%;其中出口34.2亿元,增长97.8%;进口17.1 亿元,增长88.5%。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